7月17日,由龙江森工集团、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牵头建设的中国最北方、龙江森工首家林区科技小院——“鹤北科技小院”正式启动运营。
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鹤北科技小院,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围绕现代化林区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等展开深入研讨。
专家学者们纷纷贡献发展锦囊,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产业布局、资源优化整合等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并紧密结合鹤北实际,围绕森林康养、食用菌种植等大健康产业发展提出具体举措,一条条凝聚着顶尖智慧的建议,为林区未来工作锚定了航向。
活动中,东北林业大学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签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框架协议;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与鹤北林业局有限公司签订了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成果转化、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孙猛表示:科技小院是全国生态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具体成果体现,要立足这一平台,深化生态领域教育与产业融合,提升资源保护与产业振兴协同性,支撑生态产业繁荣。
生态学院党委书记薛弘表示,科技小院要“小切口、深扎根”,把实验做在林间地头,让专家与林区职工并肩作战,打造“把论文写在林海里”的实践平台。同时要定期组织科研团队扎根鹤北、扎根林区,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与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见效。
鹤北林业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天成表示,鹤北林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区位优势,科技小院的落户将为林区带来前沿的林业技术与创新理念。未来将以此为契机,致力打造“康、药、养、体、游”“五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加速鹤北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林区全面振兴作出鹤北贡献。
据科技小院首任院长、生态学院党委副书记巩前文介绍,鹤北科技小院具有“两字方针、三位一体、四零服务、五方协同”的独有内涵特征,在运行机制上,建构“四两拨千斤”的运行机制,即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模式创新为核心,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实现研究与应用的“零距离”。在科技创新基础上,通过科学家和学生驻扎林业局在企业身边做服务,探索新型生产组织方法,建立多元化培训体系和规模化服务模式,实现专家与林工、技术与产业“零距离”,促进“知识”转化为“行动”,助推林业增产增收、产业持续发展、林工增收致富。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培育多元化林区人才,实现育人与用人“零距离”。
目前,科技小院首批入驻科技小院的专家学者达到20位,有来自国家部委的农林产业相关政策制定者、有生态旅游的行业大咖,还有在生态保护、食用菌种植、森林康养等领域的国家级专家。
未来,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鹤北林业局三方将以科技小院为纽带,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新机制,持续聚焦大健康产业,组织开展“百名专家鹤北行”、生态产教融合课程开发等活动,让科技小院为鹤北林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推动龙江森工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林区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巩前文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