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夯基固本 善治基层——河南省漯河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观察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邓荟雯
  • 作者:王帅杰 张晓甫
  • 2025-07-19 16:27:13

从一个软弱涣散、一穷二白村子,到如今集体经济收入102万元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从老旧小区管理难、养老服务供给弱,到“智慧治理+志愿惠民”双轮驱动,形成多元参与、精细服务、数字支撑的“漓江模式”;从农村空巢老人“一日三餐”无人照看到其乐融融的“共享食堂”“共享菜园”……在河南省漯河市,一个个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火热实践,正在生动上演。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悠悠民生,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初心使命。漯河市用好“党建+网格+大数据”,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以高效能治理新成效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条主线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堡垒

日前,漯河市舞阳县辛安镇刘庄村北树荫下,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辣椒地头闲聊。不远处,200多亩直供韩国的辣椒正开花挂果,一股股甘霖顺着垄上的滴灌带流进植株下的土壤。

“农闲时在合作社打个零工,每天有几十元钱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张士兴一边和村委委员刘会生察看辣椒长势,一边跟身后的几个村民交流辣椒的管理技巧。

十来年前的刘庄村,村内道路小坑连大坑、村民之间矛盾多、社会治安差……张士兴刚上任时,村内一来没像样的产业,二来村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

对此,刘庄村“两委”班子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带领干部群众北上南下、解放思想、广学经验。

几年后,一座现代化新型建材厂拔地而起,年产50万斤的粉条加工厂每年带来600万元的收入,“幸福养老院”为孤寡老人提供集中免费供养服务,“共享食堂”每天为村内70岁以上留守老人免费提供三餐。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漯河市抓好基层党组织“选育管用”关键环节,使全市1252个村党组织成为促振兴、保平安的“桥头堡”,110个社区党组织成为强治理、优服务的“主心骨”。

源汇区问十乡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肖科,带领村“两委”班子建大棚、修道路,先后建成高标准蔬菜大棚18座,发展苗圃200余亩,流转土地1100亩,昔日在十里八村穷得出了名的宋庄村,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村、省级美丽乡村。

郾城区龙塔街道金牛社区党支部书记杨草原,建立“网格+青春力量”,吸纳青年志愿者、共享单车“5分钟响应”,创设“510”圆桌议事会,32次会议解决106项诉求、83起矛盾,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彰显基层担当。

漯河市完善党建责任考评机制,在全省率先实施“三结合”示范乡镇(街道)创争评选,连续9年组织开展全市基层党建观摩讲评,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使命担当,着力把农村、社区、机关、学校、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一张网络 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在漯河市郾城区五里庙社区,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涵盖邻里议事厅、青年夜校、老年食堂等行政服务和特色服务,实现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社区共治。

过去,五里庙社区由中村、卓村、李村、后郑4个建制社区组成,四个社区各自为政、人心不齐。经组织整合,组建了跨社区的联合党委,将社区“两委”成员纳入统一管理,组建了漯河市首个跨社区联建功能社区,覆盖19个小区、惠及近4万名居民。

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多元参与社会治理?郾城区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服务供给模式,引入专业性社会组织参与居民自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服务场景多元——合理布局五里庙、沙北、南街3个居民综合服务中心,联动打造“邻聚里”社区服务品牌,破立并举推动完整社区试点建设,打造集政务服务、养老、助餐、托育等功能于一体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

服务平台多元——前周社区等5个试点社区成立居委会全资控股的市场化社区企业,通过设立创客中心、整合地摊经济等方式,形成“公益+微利+市场”的社区商业,强化社区“自我造血”功能。各试点企业提供家政保洁、维修理发等便民服务30多项,实施老年食堂等民生项目20多个,全年节省社区经费20万元。

服务主体多元——吸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商家店铺、网红大V等成为不同类型的社区合伙人,打造社区建设共同体,累计开展夏日送清凉、居家助老等公益服务活动150多场,服务群众1.2万多人次。

漯河市坚持“全覆盖、一张网”,全面整合党建、政法、城管、信访、应急等网格,划定城市社区网格884个、农村网格7369个,设置专属网格2264个,做实“多格合一、一格一码”,形成全域覆盖、灵敏高效的“全市一张网”。

网格谁来管?全市组建2.8万人的“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队伍,推动城管、公安、市场监管、水电气暖等2100多名市县部门人员全面下沉,引导“五老”人员、物业管家、新就业群体等参与治理,探索使用无人机“空中网格员”,形成“网格+多元力量”治理格局。

人员如何作为?网格员开展“巡格走访、幸福满格”行动,坚持空巢家庭、伤残家庭等群体必访,设施损坏、环境污染等线索必报,突发事件、邻里纠纷等需求必到,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协同处置、限时办理,确保一般问题格内解决、复杂问题逐级上报,打造出漓江路社区“网格+志愿服务”、郾城区“510圆桌议事会”、源汇区“民呼我应96771”工作法等一批特色治理品牌。

事怎样在格中解?市县两级每天梳理涉及全局、重大、紧急、敏感的民情、社情、舆情、警情、访情、急情“六情”事项,研判形成《漯情速报》73期261个事项,直报党政主要、分管负责同志连夜调度,同步交办督办属地和部门推动四级响应、分类处置。4月份以来,全市各级共解决群众反映问题3.6万件。

一套机制 高效能治理常态长效

考核评比更简化了,按照“考精、考少、考重点”的原则,精简考核指标,修订评价办法,差异化设置关键性指标,实现“一考多用”。全面清理全市优化各类创建示范和评比表彰活动,市直创建示范项目14项,均予以撤销;评比表彰项目163项,除2023年省批准开展的市级2项、县区4项已按程序备案外,157项全部予以取消。

基层权责更清晰了,聚焦“减负赋能”关键任务,落实《漯河市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指导目录》等四个指导目录文件,规范清理指导目录以外标牌。截至目前,清理不在目录内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标识标牌8431个。

干部担当作为更聚焦了,放眼全市干部队伍、专业人员、引进人才,提拔重用县处级干部中“十大战略”指挥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等攻坚一线干部占比85.2%。

漯河市制定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治理核心责任清单,组织部门牵头分解任务,“四不两直”深入基层检查,把问题“向上汇”与工作“向下沉”有机结合,推动各级干部真懂真用真管。聚焦提升法治化治理能力、智能化治理能力提升、专业化治理能力,实行揭榜挂帅机制、“1+3+N”培训、治理平台演练、现场案例教学,以“头雁领飞”带动“群雁振翅”。

“项目工期缩短了半年,成本也降低了一半。”河南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厂长许亚峰介绍,在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精心服务下,10天就帮助企业完成一系列手续的变更完善。魔芋产线投产时间从2026年4月提前至今年10月底,预计可增加产值超12亿元。

围绕党建引领、网格运行、防化风险、数智赋能等,漯河市出台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综合评价办法,细化设定评价指标及分值,将评价结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把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成效作为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完善运用容错纠错负责机制,鼓励党员干部敢闯敢试、大胆创新,蹚出一条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新路子。

作者:张晓甫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