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兰宇
  • 作者:苏钧 焦瑞
  • 2022-03-08 15:43:01

惊蛰将至,万物即生。

“各乡镇积极组织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抢抓农时不误春,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安定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春耕备耕工作已全面呈现“动手早、准备齐、措施全”的特点。

为产业把脉问诊

春节刚过,安定区农技中心副主任安磊便在凤翔镇丰禾村定西永瑞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光温室安营扎寨,为马铃薯原原种种植进行把脉问诊,传经送宝。

“老师,这样栽苗对不对......”

“老师,一行栽多少株?”

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工人们丝毫不减热情。

穴盘育苗技术是采用草炭、蛭石等轻基质无土材料做育苗基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穴一粒, 一次性成苗。

“穴盘育苗节能、省工、省力、效率高。”安定区农技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安磊介绍。

“我们是第一年用穴盘种植技术。”已有7年种植技术的技术员韩国忠对穴盘种植满怀期待,“平均每株能结2.5粒微型薯,如果种植技术好的话,一株苗能结3粒,实现产量翻番,效益肯定好。”

放眼安定,春耕期间,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调配农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进行入户指导,面对面讲解春种春管技术、宣传化肥农药减量等方式,助力春耕生产,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手把手指导种植技术,党的惠农政策真好,农民种田有盼头。”合作社负责人赵永平对今年经营50座网棚,3座日光温室的增收满怀憧憬。连日来,他安排30多个劳动力,学习技术,平整地块,维修机械,调运种子、培育,干得热火朝天。

为机具做好“体检”

正值春耕生产时,新集乡农机服务队队长祁建辉忙得团团转。“不是在保养机械,就是在调试、维修的路上,遇到特殊情况还得上门服务。”

走进定西市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祁建辉和服务队的农机维修技术员正在为各类大型机械进行全面“体检”、“诊疗”。

“我的电话现在就是春耕热线。”祁建辉一边保养机具,一边笑着说。“过几天葛西路沿线万亩马铃薯片带种植开始了,这里就更像个修理厂。”

去年入冬以来,新集乡党委政府统筹全乡13个专业合作和种养殖大户组建农机服务队,召集50多名农机手进村入户检修机具、上门服务机械耕作,全面助力春耕生产。

“农机维修技术员分片包点,为合作社种植大户提供维修服务。” 新集乡政府副镇长曹晓山介绍。

与此同时,服务队还搭建“共享农机”,协调拖拉机、旋耕机、覆膜机等送服务上门,为缺少农具、少劳动力的农户排忧解难。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关键!

安定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制,有效推动农机服务主体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

“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惠农政策好,我们得加油干啦!”农机推广站站长贵祥一边指导调试农机一边说。

截至目前,安定区农机局累计安装深松整地监测设备206台,检修农机具5000台套,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服务62人次,开展农机新技术推广培训35次。

为种植备好“口粮”

3月1日,农历正月29日,恰逢宁远镇的赶集日。

不到五百米的街上,小贩们从七里八乡汇聚而来。日用品、小吃、蔬菜、家禽……乡间的集市上,货物琳琅满目,东西应有尽有。

然而,最抢手的还数各类农资。

“地膜没有了,化肥要多少门口自己装。”定西喜生农资经营铺负责人郭喜生忙得不亦乐乎,转身便热情地招呼其他顾客。

“种子品种多,选择余地大,政府也对农资市场进行了检查,质量信得过。”在喜生农资经营铺购买马铃薯种子的宁远村村民杨强说。

乘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春风,安定区供销系统早谋划、早储备,抓紧调运农资,全力保障农资供应及时、充足,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化肥7万吨,各种类农药5万公斤,农膜1000吨,农机具(器)6.85万台(件),各类种子16.6万吨,切实为春耕生产备好“口粮”。

科学耕种,“选种”当先。

今年,安定区农业农村部门在农机租赁、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地托管等原有业务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从土地流转到马铃薯品种选择、施肥、收割等“一条龙”服务。

“对外的马铃薯种子的储备和调运行动,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安定区种子站副站长康军介绍说,“区内各乡镇的马铃薯原种调运、选种、施肥等指导工作,三月下旬就陆续开始了,4月底全面完成任务。”

“良种良法相配套,良种增产有潜力。”尝过“三讲三送”甜头的羊营村村民赵宗智说,“过几天跟着专家们到现场再实践一次,会选种了,有望实现产量翻番。”

据了解,仅宁远镇2022年实现调运原原种120万粒,为129户三类户投放原种64.5吨,为片带规划内运行较好的一个合作社投放原种20吨,实现年产原原种300万粒,产值达100万元左右。

作者:苏钧 焦瑞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