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风水宝地”里话壮苗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吴晋斌
  • 2022-05-27 10:36:02

“晚播小麦冬前‘一根针’、‘土里捂’的弱苗在促弱转壮技术的支撑下,长势喜人,目前根据我们测产,600-650公斤的产量还是有希望达到的。”5月中旬,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唐兴镇东关村的小麦“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栽培技术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国家小麦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岗位科学家、山西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向全省前来观摩的人,介绍着冬小麦科技壮苗技术的成果。

翼城县唐兴镇东关村的这块小麦田是山西夏粮的“风水宝地”,2020年,该地块创下的平均亩产790.2公斤的山西省小麦单产纪录,2021年又刷新纪录,创出平均亩产830.84公斤的新纪录。

该基地还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团队与山西瑞德丰种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粮食作物超高产试验示范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种质创新与栽培生理博士工作站”。主要针对灌区小麦生产上播量大、水肥投入大、生产效率低、农民水肥管理随意性大等问题,开展灌区小麦高产创建与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2021年,在秋汛极端天气的影响下,该地块和全省其他地方一样,小麦播种期严重滞后。

“基地的麦田于去年11月5日、11月6日、11月12日、11月14日播种,比常年的播种时间晚了20天左右。播量为每亩20千克,播种时土壤泥泞,加上秸秆粉碎还田不到位,当时的幼苗长出来就像一根针那么细弱,有的还在土里捂着,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们采用了高志强教授团队的技术,并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确定了促弱转壮的技术核心‘前期促根、拔节期促控结合、全生育期精准攻水肥、病虫害预防为主、灌浆期猛攻粒重’。”山西瑞德丰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峰介绍说。

“我参加工作30多年以来,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生产情况。我们的‘耕播优化水肥精量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是团队2019年-2021年连续3年高产创建打破山西省小麦高产纪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核心技术。促弱转壮的技术措施实际上就是通过我们创高产过程中总结出的核心技术在特殊年型、特殊苗情状态下的具体应用。在今年这个特殊情况下,有效地帮助弱苗转化成了壮苗。”高志强教授说。

据介绍,该地块冬小麦促弱转壮新技术的要点是“选用优种奠基础,水肥精量抓关键,病虫立足早预防,早管促下固根本,适时促上弱转壮,叶面三喷攻粒重”,麦农不仅能听明白而且易操作。

针对去年秋汛造成的山西省冬小麦大面积晚播,无分蘖、一根针、土里捂等弱苗比例高的现象,该省省农业农村系统上下协同、多措并举,推动一系列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三队包联”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扎实开展科技壮苗行动,并到田到户指导农民群众抓好“一喷三防”、水肥管理、农机具操作和病虫草害防治,提高技术的推广率和到位率,以确保把小麦促弱转壮技术成效化为粮食产量。目前,小麦苗情转化迅速,好于预期,为该省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晋斌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