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云南曲靖马图村:种下猕猴桃 过上甜日子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朱颖颖
  • 作者:杨祖恒 王文方
  • 2022-09-24 14:20:24

金秋九月,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落水镇马图村的猕猴桃果园便迎来了采摘旺季,农户抓抢时机采收猕猴桃,游客们也络绎不绝地前来体验采摘。

采摘季节刚过,园主张立勇的猕猴桃地里已看不到猕猴桃了,而在不远处的果品加工房里,又是一番忙碌的场景,捡果、捆扎、装箱、贴标、检查……一道道工序后,一颗颗红心猕猴桃包装完备,准备走向各地的水果市场。

张立勇是土生土长的马图村人,2020年原先在外地的靠打工维持生活的他,看到外地种植猕猴桃收入高,于是便萌生了引进猕猴桃种植的想法。经过一番考察了解后,在马图村“两委“和宣威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马图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张立勇与好友一同开启了猕猴桃种植产业。

一开始,缺乏经验的他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但他骨子里就是个不服输的人,遇到问题经常请教别人,虚心学习的态度也让他积累的不少经验,猕猴桃种植园慢慢有了起色。为实现科学种植、管理,他不断学习研究猕猴桃种植技术,只为持续提升果子品质。村民看到张立勇的果园收入好,也主动来向他学习种植经验,他也不吝赐教地把学到的知识又传授给村民们,大家遇到不懂的病害问题,他也耐心地上门指导技术要点。

就这样,张立勇帮助全村13余户群众发展猕猴桃种植,目前形成猕猴桃产业园近300余亩。由于猕猴桃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他们的猕猴桃大部分被提前预订,这样一来,销路也不愁了,现在每亩可产果实3000斤左右,实现收入近2万元。

家住落水镇马图村九组的张巧花便是在果园基地负责猕猴桃装箱环节,在流水线面前,张巧花的手上忙个不停,工作有条不紊。这份为猕猴桃穿上鲜亮“外衣”的工作,不仅增加了猕猴桃的商业价值,也为张巧花的小日子带来巨大的改变。

“每年六月到年底前后,在这里上班的人,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收入,离家近,农忙的时候也能顾家,大家都熟悉,工作氛围也好。我家里也种了2亩猕猴桃,等挂果了靠猕猴桃一年挣个3、4万元,日子还可以。”谈起猕猴桃产业带来的变化,张巧花的脸上泛起了笑容。

这片果园是马图村猕猴桃发展的一个缩影,像张立勇这样的种植户在当地还有七八家。经过近两年不断发展,马图村的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从粗放式经营转变为标准化生产管理,从单一种植发展到集加工、贮藏、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产业收入已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随着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今年,马图村的猕猴桃产量将实现新突破,预计产量将达到90万斤左右,实现产值超过百万元大关。小小的猕猴桃不仅成了张立勇的“致富果”,也带领了周边群众共同走出富裕“大道”。

近年来,猕猴桃经济价值提高,开始成为很多地方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之一,也开始受到更广泛的关注。马图村和宣威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果业,将猕猴桃种植产业定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好路子,认真制定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将从组织保障到位、规划建设到位、设施配套到位、机制落实到位等方面支持果园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支柱产业,突出优势品种,在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上下功夫,打造农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步伐,推动农产品提挡升级,把猕猴桃产业继续发展壮大。

作者:杨祖恒 王文方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