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研究员 杨晓光
对于转基因的激烈争论,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对于公众来讲,无论“挺转”还是“反转”,最担心的,莫过于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到底是否安全,是否会影响人类的生育繁衍和后代健康?
在全球转基因研讨会期间,针对公众对转基因的常见质疑,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特地组织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杨晓光、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究员朱祯、中科院遗传所高级工程师姜韬等权威专家给予集中回答。
北京科技报记者:在网上看到所谓的中药学教授,他对转基因抗虫水稻安全证书有一定的质疑,对毒理学的评价有一定的质疑,因为两张证书毒理学评价是一样的,对毒理学评价的指标也提出了一些质疑。
杨晓光(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研究员,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FAO/WHO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咨询组专家、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执行理事):我来回应一下,我也看了这个问题,可能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可以说清楚的,可能有四个问题要说清楚。
第一,中国对转基因安全评价有法可依,各国多少都是依照国家食品法律委员会制定的关于转基因产品评价的原则和具体规定进行评价的。我国有专门的关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条例(国务院定的),农业部根据这个条例制定了专门的规定和标准,包括急性毒性90天喂养的标准,都是农业部颁布的专门对转基因食品的标准,农业部的标准就相当于转基因的国家标准。
关于急性毒性实验,为什么用蛋白不用食品,这也是各个国家的专门规定。我们都知道,转基因产品不是一个化学物质,评价整个食品和化学物质有很大的差别。关于如何评价,大家有一个基本原则叫做实质等同,或者叫做比较性原则,也就是把转基因产品和非转基因产品进行比较,看哪些地方不一样,一样的地方就不存在安全问题,只有不一样的地方才会出现安全问题。
第二,最大的关注应该是我们转进去的蛋白,所以要做蛋白急性毒性实验。一般在已经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中,所有转基因表达的蛋白含量都非常低,基本上都是百万分之几,如果要全用食品做急性毒性实验根本没有意义,因为大米里的BT蛋白只是百万分之几,怎么做得出来?用外蛋白做急性毒性实验,这是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和目标。
关于毒理指标问题,转基因食品蛋白只要不是毒性蛋白,都是会被消化,我们做急性毒性实验没有发现一只动物死亡,但传统的急性毒性实验是为了确定所有的半数致死量,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急性毒性可以发现这个东西是不是有害,它有害的靶标是什么,比如说是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但我们做的实验都没有发现任何无作用剂量,无作用剂量远远小于半数致死量,所以不存在擦边球等问题。我想他虽然是做毒理的,现在的法规是按照专门评价转基因的法规进行的,并不是按照传统产品的四个阶段进行的。
蝌蚪五线谱:我首先说一下,我是中性立场,我下面的问题要提给来自瑞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顾问,因为我的老家是湖南衡阳,黄金大米测试事件就发生在我的老家,我想请问来自瑞士的Adrian Dubock,你们没有用非法的手段。谢谢!
Adrian Dubock(黄金大米人道主义委员会执行秘书,黄金大米工程负责人兼职瑞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顾问):谢谢!你需要澄清这个问题,在您家乡做的黄金大米是违法或者是合法的,是这样的问题吗?这是您的问题对吧?它并不是违法的。2003年在中国已经获得了这个实验的批准,03年和08年都获得了批准,它的临床实验包括北京的中国疾控中心以及美国的大学,我们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做了其他类型的测试,包括β-胡萝卜素,还有儿童参与其中。2009年我们也做了同样的测试(在美国),在这些过程中,都没有遭到任何的批评。
您刚才提到的您家乡的是08年完成的项目,我们也没有任何的问题,两年都是风平浪静,在2012年科学家在美国营养杂志上公布了研究成果,也就是说项目完成了四年之后,绿色和平组织发布了这样一个消息,认为这是非法出口到中国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同时他们指出,这些研究和程序,尽管中国政府叫停了,然后还是在进行,这个观点也是不对的。
蝌蚪五线谱:我今天上午和昨天听到所有的专家给我的科普知识,我听进去了,而且我听懂了,而且我认为转基因科学是很伟大的发展方向。但问题是黄金大米为什么在媒体的报道之下被叫停了,当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的孩子以及他的家长有很多人是不知情的,为什么在做这样重要的实验时,不把这个问题做得很公开、透明,减少公众舆论的风险呢。这个问题可以提给国内的专家,谢谢!
Adrian Dubock:还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理解,老师和他们的家长,按您的说法他们事先不知情,这是信息的不对称,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往往是负面的报道,对这个问题咱们有不同的看法。我要具体谈这个问题。
描述黄金大米的语言,我们有一个伦理委员会,有一个文件,他们是能读懂的,翻译成中文,而且翻译也公正,同时在美国告诉这些试吃对象,这会增加获得维生素A的来源,这是可以理解的,大多数人往往不太清楚什么是遗传物质改良,此外转基因生物有时候也会遭到反基因人士的垢病,所以我们所使用的一些语言是大家同意的,双方都同意了这些东西,他们也知道黄金大米是转基因的。过去两天时间里,我们不要去担心它会不会对人类、动物、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要担心它会更危险于传统的育种方式,我们使用的语言是他们同意的,我们也遵循这个语言,这跟我们在美国做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是一模一样的。可能人们被绿色组织的言论吓破了胆,这是我的解释。
杨晓光:我要做一个补充,我本人参加过黄金大米去美国的调查,我同意你的观点,从研发角度它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任何好的东西,我们应该遵循着一开始的设计,包括伦理知情。美国明确规定,一定要做到自愿参加,应该告诉你,你要摄入的是什么东西,你可能承担什么风险。可惜当时的现场,包括他的课题负责人,没有充分按照课题的设计,做到充分的告知,所以会产生我们“被实验”了,所以这也是一个教训。好的东西要按照设计的规程一丝不苟地做,这样才能使好的东西有好的结果,不然的话,反而欲速不达。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