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胶东祭海民俗游升温 城里人“下乡”寻年味儿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编辑:王伟
  • 2019-02-18 00:00:00

  作者 王娇妮 张玉雷

  献祭品、送渔灯、祭祀舞蹈、秧歌巡游……己亥年春节已过,但胶东地区渔民们的“年”刚到。每年的正月十三、十四两天,是渔民们最隆重的祭海节日,热闹的民俗活动还吸引了城里人“下乡”寻找年味儿。
  天刚朦朦亮,烟台开发区大季家街道初旺村的渔民老初一家老小齐上阵,捧着嘴衔金元宝的猪头、身长一米多的大鲅鱼、花饽饽等,准备乘车去码头祭海。
  老初一家刚将备好的祭品搬出门,就引来一圈游客拍照、摄像。老初告诉记者,正月里祭海过去只是他们渔民春节会亲友、祈求出海平安的节日,现在城里人也纷纷来参与,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记者在初旺村看到,从村口到码头,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上万游客顺着民俗表演的路线缓慢前行,边看表演边拍照。码头上数百条渔船彩旗飘扬,船体上随处可见祈求“鱼虾满仓”“出海平安”的对联,渔民们以家庭为单位抬着祭品走上渔船祭祀。
  76岁的周兰老人特意从济南坐车到初旺村“过节”,周兰称,她小时候曾跟祖父住过渔村,见过那时的祭海场面,长大去了城市后一直很怀念渔村的生活,这次终于找到了小时候“年”的味道。
  码头上不少人还在用手机直播祭海活动,21岁的肖逸一会儿将镜头对准渔船,一会儿对准民俗表演,还不时地向粉丝介绍现场情况。肖逸说,他是特意来村里朋友家过节的,这两天他已上传了十多条渔村祭海活动的视频,每条都有数千的点击量。
  据悉,如今初旺及周边几个渔村的春节祭海活动统称为“渔灯节”,据考证,这项传统民俗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从一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演变成传承渔村文化、款待四方宾朋的盛大节日。2008年渔灯节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在胶东地区的其它渔村,也正上演热闹的祭海活动,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烟台芝罘岛东口渔民今年办起了“东口民俗文化节”;烟台开发区八角街道渔民借着祭海活动,发展渔家乐与摄影接待;山东海阳虎头湾渔民举办隆重的祭海大典……
  业内专家称,春节习俗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扎根于人们心中,它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喜悦和期望。如今许多地方逐渐恢复了部分传统年俗,对于文化传承很有意义。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