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黎明在大棚里采摘草莓。记者冯建伟 摄
腊月小年的前一天,豫北修武县迎来今年首场瑞雪,漫天飞雪给这里增添了不少过年的气氛,记者踏着湿滑的道路走进秦厂村绿棵家庭农场。
农场里果树和麦田都已经被白雪覆盖,整齐排列的38座日光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大棚外雪花飘飘,大棚里却春意洋洋,一颗颗鲜红的草莓含羞低头,娇艳欲滴。
春节临近,草莓俏销。农场负责人白黎明刚快递送货回来就一头钻进大棚采摘、包装。忙的顾不上抬头的小白对记者说:“俺家草莓网上预订供不应求,已经赶上超市价格卖到40—50元啦!”
几年前,正是看准了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和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多次外省考察,白黎明放弃在郑州从事兽药销售的工作,决心回乡创业要办家庭农场。
“别人都是往城里跑,你咋还回农村呢?”“年纪轻轻干点啥不中,非要干农业?”白黎明一回家,各种闲言纷至沓来。白黎明无暇解释,忙着流转土地、注册商标,搭建大棚,一步步描绘着心中的蓝图。
“最初流转173亩耕地,种的都是苹果、梨和粮食作物,品种没优势,管理跟不上,产品就没有竞争力,费力不少最后卖不出好价钱。”白黎明说,从2016年开始,在县农业局杨法谊局长的指点下,他采取良种良法种草莓和高品质甜瓜,从最初的3座大棚到今年的38座大棚,夏天种水果玉米和彩虹西瓜,冬天种草莓、水果萝卜,今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实现利润达30余万元。
白黎明的草莓大棚坚持按照有机绿色的标准生产,大棚里黄色粘板上粘满了小飞虫,每座草莓棚里都放有一个蜂箱,忙碌的蜜蜂进进出出,大棚两边还种上两行绿绿的蒜苗。他告诉记者,叶片释放大蒜素能预防草莓细菌性病害,蒜苗根系还可以防疫土传病害。
“我们通过有机肥进行生物腐熟发酵、物理法治害虫、绿色产品空气环境检测等手段实现绿色有机生产,倡导产品健康和美味同在,这样真正做到让消费者买着放心、吃着安心。”白黎明捧出粉红鲜亮的草莓请记者品尝,一口下去草莓的清香瞬间占据了整个口腔。
“2017年开始自己拍小视频在微信圈里推销自己的产品。现在‘豫棵’品牌的草莓、水果玉米最远销往香港的超市。”白黎明说,有品质才有市场话语权,自家的产品不愁卖,农场规模已经扩建到330亩。先后荣获省市县三级“示范家庭农场”荣誉称号,去年通过产地环境监测“绿色认证”。今年,要打造水果玉米轮茬种全年供应市场,另外,去年刚建成的100吨冷库计划今年扩建至500吨。
“在农村也能有所作为,我很享受自己的新身份,做个新型职业农民也不错!”白黎明信心满满。
“修武县农产品从品种到品质都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有农业致富带头人400多人,成规模的农业合作社有几十家,白黎明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修武已经成为一个群体。今年计划从合作社里按照在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几大作物分类选出牵头人,在规模化的基础上走品牌化产业发展之路。”板凳局长杨法谊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