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特别报道 详情
【新春走基层】植保“盟主”又添新农机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刘菁
  • 作者:见习记者 孙莹
  • 2020-02-01 12:32:22

“2019是个丰收年,我们姜堰的收成不错。”52岁的童进龙是江苏省泰州市金龙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要不是些许口音的差别,记者还真会以为他是地地道道的姜堰人。

童进龙老家在盐城东台,来泰州市姜堰区已经有20多年,早先从事农资销售工作,2011年成立了泰州市金龙植保专业合作社,2017年联合友农农机合作社、丰乐植保专业合作社以及17个家庭农场组建了潘庄家庭农场服务联盟。

“盟主”,这是大家对童进龙的新称呼;而姜堰,也随着光阴荏苒成为了童进龙口中的“我们姜堰”。

“盟主”在2019年有什么收获?哈哈一笑,童进龙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今年首次和东北的农机手合作,夏季请了8位机手,秋季又请了6位机手来帮忙。”利用“农时差”,童进龙办起了“跨区作业”。

从东北请来的农机手都是年轻的小伙子,有干劲儿,还懂维修。夏季一个月的密集劳动,每个机手能赚一万元;秋季20天的辛劳,每人能带8000元回家。“我们这边的机手不好找,都是60岁左右,而且需要全年合作,培养一位当地的机手一年最起码需要3万元。”

两相对比,用工省钱了,维修还免费了。而东北的农机手们也多了一份额外的收益,实现了双赢。

“目前姜堰只有我们和东北机手建立了合作关系,不过我们没有藏着掖着,和大家信息共享。”这也是童进龙在2019年的“创举”,一提起来他眉眼都是笑意。

“2019年,联盟新增了4台无人机和2台收割机,服务的地块增加了,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农民的收益增多了。”童进龙还邀请记者参观了联盟的农机库,一排排农机擦拭得锃光瓦亮,排列得整整齐齐。

“金龙植保专业合作社2019年有40万元左右的收益,保持了百分之十的增长幅度。”童进龙骄傲地介绍。2019年,童进龙不仅创新了模式,增加了农机,提高了收益,还被评为“泰州市劳动模范”,并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在刚刚落幕的姜堰区政协会议上建言献策。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