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观点 详情
不妨对“钟美美”们多些宽容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黄慧
  • 作者:王壹
  • 2020-06-05 16:04:02

日前,黑龙江省男孩“钟美美”,因为神模仿老师火爆抖音平台。遭受广泛关注后,当事人近日却在网络大量下架其模仿的视频。当地教育局回应称,学校已经与钟美美接触,希望能从正面引导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

相信看过钟美美模仿老师的视频的人,多数会觉得小孩子很有创造力。甚至有导演夸奖男孩有天赋,比一些表演系的大学生都好。在引发网友共鸣并经过广泛转发后,视频却被下架。很多网友听到当地教育局的回应后不禁疑惑,什么才是“正能量”?

钟美美的模仿视频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的“减压阀”。我们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钟美美对于老师语言、神态、动作的模仿非常到位,尺度也拿捏得非常准确,引发了大批网友集体回忆青春,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可以说,钟美美的模仿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生活在当下压力繁重社会的成年人的“减压阀”,让网友能够在紧张的社会压力下能得到短暂的放松,引发集体记忆。

只要把握“度”,模仿老师并非“低级趣味”。当下有很多模仿老师一言一行的视频并且走红网络。这些视频的走红恰恰证明了网友对视频内容的“共情”,是自己学生时代的“情景再现”。笔者同样经历过这些视频中所模仿的老师。笔者认为,这些模仿并非是对老师的“丑化”,而恰恰是很多视频内容“过于真实”引发了成年人对逝去的学生时代的集体追思,看到这些视频后,产生“老师是如何做到全国统一的?”惊叹。或许模仿的情节是一些看似不那么妥当的行为,但是生活中老师的这些行为也并非处于恶意。只要把握好“度”,相信社会大众尤其是教师群体也可以理解。

社会各界都需要呵护孩子的创造力。且不说这些视频背后是否有资本的介入和炒作,只就孩子的模仿天赋和表演能力看,他的创造力值得被呵护。艺术来源于生活,孩子把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加以创新,演绎出来,我们不应加以粗暴干涉,给孩子太大压力,从此扼杀掉孩子的创造力和表达力。技术的发展让今天的“00后”“10后”出生就接触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伴随了这些孩子的成长,也为这些孩子发挥创造力提供了平台。 只要家长和学校引导适当,让互联网发挥正向的作用,那么对于保护孩子的创造力角度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不妨对这样的模仿多一些宽容,辅之以适当的引导,保护孩子创造力和让孩子能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二者并不矛盾。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