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主题演讲 详情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作主题演讲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沅津
  • 2020-06-13 10:19:13

STAO8842.JPG

6月13日,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图为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作主题演讲。

郑新立:

同志们,上午好。农业风险管理关系到市场的稳定,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当前农业风险管理,我觉得要集中到四种风险,一个是气候风险,第二是农作物的病虫害风险,第三个就是牲畜和水产品疫病的风险,第四是国际市场的风险。这些风险我们要聚焦进行研究,我想对风险管理体制如何完善提七点建议。

第一,要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把风险消灭在苗头阶段,比如这一次猪肉价格上升对市场的冲击,我觉得如果我们加强风险的预警管理,是可以避免的。猪瘟对我们猪肉价格的供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好多专家认为主要因素还是在于这些年由于环保的要求,把好多散养的养猪户消灭了,供给少了,这可能是主要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专家也提出了意见,但是没有引起重视。风险管理研究会要把风险预警作为研究的重点,有了问题及时拉警报,如果不听的话,还可以在网上发布警报,这样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避免疫情到来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失。

第二就是加大疫病防治科研攻关,强化风险的科技手段。现在几种病还没有有效办法来应对,包括水产品疫病防治的有效药物和医疗。比如说香蕉的黄花病到现在都没有办法,我们南方的香蕉可能要被消灭掉了。还有对无公害,对食品安全安全没有风险的技术等等,像这些应当作为我们科研攻关重大的课题来抓紧研究。

第三是加强农业补短板的力度,对潜在的风险早做预案。我觉得中国的农产品供给有三个比较大的风险可能会存在短板。第一是水稻的供给。国内水稻种植面积是有限的,现在泛亚铁路中线从云南、昆明到老挝、到缅甸,到泰国,再到柬埔寨,一直沿着湄公河。铁路建成之后,大型公路运输干什么、运什么,我曾经两次到湄公河流域考察,湄公河流域的光日条件特别好,特别适合种水稻,水稻可以种三季。随着铁路建立的通车,南方农民带着我们的粮种,跟当地合作,到那里建立水稻供给基地,将来铁路通车之后,我国工业品运到那里去,那里的农产品可以运回来,这样西南大字田可以退耕还林。还有大豆,俄罗斯西伯利亚大片土地,我们能不能到那里合作种。牛肉涨到60元一斤,老百姓都吃不起了。牛肉的供给怎么利用60亿亩草原来集约化经营,这三个建议要早做预案。

第四是要提高农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这一次猪的疫情证明,现代化的养殖公司对抗疫情的能力比较强,这次疫情的出现,反而是这些大公司发展的好机遇。河南牧园集团这一次遇到机遇了,现在市值2500亿元,正在向3000亿元冲击。他说我们今年生猪突破量超过3000万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公司。这次一家一户小的规模疫情来了之后没有办法,像这些大的公司防控措施比较严密,有手段,所以还要通过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来提高抗风险能力。

第五是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通过供需双方有机的衔接,通过未来的期货价格,来熨平当期市场的价格。

第六是要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用市场机制来弥补市场的损失。刚才尹部长专门就这个农业保险问题提了非常好的意见,我都非常赞同。

第七要加快西部渠道工程的论证上马,彻底解决西部和北部缺水的问题。现在有一个河工程,我觉得专家做了大量工作还是有科学道理的,我们的政府部门应当引起重视,要进行研究论证,如果打西线调水能够解决,我们的西部耕地几亿亩,对于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安全会产生关键性的作用。现在每年我们流到海外的水,出境的水6000亿立方,我们流3000亿立方,解决西北和北方缺水的问题是可以做到的,现在正好是扩大内需,缺少投资机会,正是大西线调水工程上马最好的时机,在座的专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对这个问题要进行研究论证,谢谢大家!

(文字来自会议现场实录)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