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指示,农民日报社成建制划归农业部领导,作为全国性、综合性的中央级报纸,在中宣部等部门指导下继续履行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舆论工具的职能。
1990年1月8日,农业部党组文件“农发字(1990)第2号 《关于<农民日报>的性质和任务不变的报告》”致中共中央宣传部:“《农民日报》社划归我部领导后,经研究该报的性质和任务不变,《农民日报》仍是一张中央级的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报纸。”
1994年8月21日,中宣部在关于重申《农民日报》性质的文件中指出:“《农民日报》是农业部主管的面向全国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全国性、综合性的中央级报纸,是党领导全国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这一报纸性质是明确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农民日报》肩负的宣传报道任务的重要性。”
划归农业部以后,农业部党组对如何办好《农民日报》、继续发挥《农民日报》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农村工作重要舆论工具职能非常重视。1990年1月26日,农业部部长何康、副部长王连铮、刘江、办公厅副主任缪建平等来报社向职工拜年。3月6日,农业部部长何康、政策法规司司长郭书田等专程来报社参加驻省记者工作会并作报告,同时为农民日报创刊十周年题词。4月6日,农民日报社举行创刊十周年社庆大会,农业部常务副部长王连铮到会祝贺并讲话。
1990年7月21日,李鹏总理在中南海听取农业部关于“八五”计划的汇报时,对如何办好《农民日报》作了具体指示:“你们报纸也要办好。要明确对象,适应性强,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推广科技的阵地。现在,地方报纸农业占的比重很大,但你们办好了,作用会更大。”在了解到农业部同时还有《中国农牧渔业报》和《中国乡镇企业报》时,又说:“乡镇企业有特点,可以保留。”
1990年8月17日农业部第4次常务会议决定:“《中国农牧渔业报》从1991年1月1日起停办”,“其人员原则上充实到《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农牧渔业报》在宣传农业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部署以及交流各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方面的任务,今后由《农民日报》承担。《农民日报》社的工作要加强与各地农业部门的联系,扩大通讯发行网络,更好地发挥报纸的作用。”
1990年10月5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1991年度<农民日报>征订发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做好订阅工作,争取每个行政村不少于一份。
1990年11月13日,农业部办公厅主任缪建平、人事司副司长王镪等到报社宣布农业部党组关于报社领导班子的任免决定(部党组农发字<1990>80、81、85号文),成立中共农民日报社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党委会由徐静、邱文仲、张广顺组成,徐静任党委书记兼社长,免去宋静存社长职务,另行安排职务。免去张广友总编辑职务,免去梁振明副总编辑职务。
至此,经过一年的调整,农民日报社基本上完成了主管部门的调整工作。
《农民日报》成建制划归农业部领导,这在《农民日报》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变更,对《农民日报》以后的办报、发行、经营等各项事业发展影响深远。
其一,虽然《农民日报》划归农业部,但党中央、国务院有明确的指示,《农民日报》“作为全国性、综合性的中央级报纸,在中宣部等部门指导下继续履行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舆论工具的职能。”同时,农业部党组也明确《农民日报》“性质和任务不变,仍是一张中央级的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报纸。”这使得《农民日报》虽然在行政上归属农业部领导,但在宣传报道上仍然是“在中宣部等部门指导下继续履行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舆论工具的职能”,也就是说,《农民日报》党报性质不变,中央级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报纸地位不变。这和一般部委机关报职能明显不同。
其二,划归农业部领导以后,《农民日报》在新闻宣传中,不忘办报宗旨,继续履行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舆论工具的职能,无论是在“三农”政策宣传、重大典型引领上,还是在致富信息服务、农民呼声反映上,农民日报都一如既往,发挥着“三农”新闻宣传主力军挑大梁的作用。如为了切实保障来自基层代表参政议政的权利推出的建议尽快制定《代表法》的报道;促进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八百公里跟车记》;关注农村失学女童的《谁来帮帮“东方红”姐妹?》;关于“厚养薄葬”的组合系列报道,以及被评为中央新闻单位名专栏的《农村致富文摘》等,为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三,划归农业部领导以后,农业部停办了原来部属的机关报《中国农牧渔业报》,《农民日报》因此也就具有了农业部机关报的属性,农民日报的办报方针和思路也随之有所调整,在宣传政策、服务农民的同时,开始关注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此后的十年中,报纸不断改版、扩版,都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农村形势和报纸对农业产业报道的需求,如《绿色星期三》《乡镇企业大世界》等专刊的创办,以及《中国畜牧水产消息》的创刊和《中国渔业报》的筹办等。在报道上,有关于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重要社论《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举措》,有反映农民卖粮难的吉林省粮食卖难系列调查,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的系列报道,有反映中国农业在面向即将到来的21世纪如何完成上新台阶的宏伟目标及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的大型专题报道《中国农业世纪梦》等。
其四,划归农业部领导以后,《农民日报》的报道、发行和经营有了农业这个第一大产业的依托,在后来媒体的发行经营进入市场以后,依托农业产业所带来的的专版专刊、战略合作、重大活动等,以及同农业部各司局联合创办的各类专刊,使报社在度过一段发展艰难时期后,不断壮大。
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间,《农民日报》在“三农”新闻宣传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1993年2月10日,国务委员陈俊生就如何办好《农民日报》给农业部部长刘中一和农民日报社社长徐静写了亲笔信,建议增加信息宣传。同年12月15日,陈俊生接见了社长孙永仁、编委曾业松,详细了解《农民日报》的宣传报道、经营发行,并作出重要指示。
1993年6月27日—10月4日,中国报刊业发展成就博览会在京举行。一万余观众参观了《农民日报》展台。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勉励《农民日报》:“再接再厉,办出特色,成为党的喉舌,成为九亿农民的喉舌。”10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在《农民日报》展台听取了工作人员汇报,详细询问了报纸的宣传发行情况,并表示一定多多关心《农民日报》。
1995年1月18日,报社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祝贺报社创刊15周年题写的贺词。
1995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在中南海接见了农民日报社长孙永仁、总编辑陈小均等,听取汇报,并对如何办好《农民日报》作出重要指示。
1996年3月20日—24日,《农民日报》记者站工作会议在北京顺义召开,姜春云副总理应邀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会后参观了农民日报社印刷厂激光照排车间。应邀与会的还有国务院副秘书长刘济民、农业部部长刘江、农业部办公厅主任徐静、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沈镇昭、全国农业展览馆馆长白鹤文、中国农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蔡盛林、中国农村杂志社社长白富才、中国农业电视中心主任尤为华、中国乡镇企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陆贵生。
1996年10月29日,姜春云副总理在国务院第三会议室接见了农民日报社社长孙永仁、总编辑张德修及《农民日报》“海疆万里行”采访组人员。姜春云同志充分肯定了《农民日报》的宣传报道,指出:为九亿农民办报是无上光荣的,是责任重大的。“海疆万里行”系列报道以宣传沿海地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两个转变”的新经验、新典型、新问题为主要内容,采访范围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市)。
1997年7月4日,报社就“农村宣传工作座谈会暨《农民日报》宣传发行工作会议”报请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7月17日,姜春云副总理作出批示指出:“办好并发行好《农民日报》,意义十分重大。《农民日报》的版面、内容有了很大改进,受到农民欢迎。希望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报纸的质量。同时,要加强报纸宣传发行工作,让更多的农村干部群众能阅读并运用好这张报纸。当然订报一定要自愿,不可强行摊派。”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批示:“希望大家把这次会议开好,认真总结近几年农村宣传工作的经验,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进一步促进农村形势向好的方面发展。《农民日报》是一张很有影响力的报纸,是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之一,多年来,在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方针政策、宣传农村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希望各级宣传部门更加重视和利用好《农民日报》,做好农村宣传工作。”
1997年7月16日,农民日报社《上送件》(1997年第三期)编发了山东省菏泽地区公开选拔村干部的情况。30日,姜春云副总理批示:“经验、做法、效果都很好,值得重视,请锦涛、全景同志参阅。”
1997年9月4日,国务委员陈俊生在《万亩望天丘 稻涌千重浪》(载于7月28日《农民日报》一版头条)及国务院扶贫部门为此所作的汇报材料上批示:“请李鹏总理阅。”李鹏总理在9月5日批示:“抓紧试种工作,必须结合当地情况,摸索出一套种植方法,然后推广。”
1998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期间寄语《农民日报》,他说,“《农民日报》办得很好,我每天都在看,希望进一步办好农民日报”。
除此之外,从1990年到1999年的十年间,还有包括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赛福鼎·艾则孜、布赫、费孝通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参加了报社主办的各类社会活动,多篇报道被新华社转发或人民日报转载,并获得全国好新闻。一些基层读者对农民日报的报道也给予充分肯定,除了致信编辑部外,还多次到报社送来锦旗,表达他们对《农民日报》为农民说话保护农民利益的谢意。
(内容为农民日报社报史编辑部提供)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