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剑河县委书记
10月14日,2020扶贫日产业扶贫论坛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共贵州省剑河县委书记王勇志发言。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县国土面积2176平方公里,辖11镇1乡1街道,180个村(居),总人口28万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万户7.9万人,贫困发生率33%。根据安排,现将我县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做简要发言:
一、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我县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健全完善组织指挥、调度、督查、问责、督战、督导等工作机制,建立脱贫攻坚网格化作战体系,纵深推进“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等一系列脱贫攻坚专项行动,高质量打赢打好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全面补齐。4151户18145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城镇化集中安置,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9736户,实施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8405户,实现“危房无人住、住人无危房”;在中央财办的帮助协调下,建成百所山村幼儿园,打通农村学前教育“最后一公里”;2018年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验收,2020年入选“2020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2014年以来累计资助学生568507人次,实现人人有学上、费用有保障。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公立医院治疗合规费用报销达86%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县域内“一站式”即时结报等便民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贫困群众实现“生病不愁医、看病不愁钱”。剑榕高速建成通车,剑黎高速开工建设,并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水泥路,全县农村户户饮上安全水,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补齐。2019年底,181个贫困村按照国家标准全部出列,18411户76584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8%。今年3月,我县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提前一年实现“摘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同志分别于3月17日和8月26日两次对剑河县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等工作做出肯定性批示。
二、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委关于在全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认真对照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提出的产业发展“八要素”,围绕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的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结合我县实际,全面构建以食用菌为主导的“1+3+N”扶贫产业体系。在发展食用菌“一县一业”中,积极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飞地模式”等有效方式,整合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等7亿余元,不到3年时间构建起食用菌产业“两园八基地十三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研发、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全产业链,实现县内产业闭环,为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兴旺打牢基础,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目前,我县黑皮鸡枞菌等4个品种6个类别的食用菌产品获批“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证书。全县食用菌生产种植规模达1.6亿棒以上,年产值达10亿元,直接带动2万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3.6万元以上,间接拉动4万名以上群众增收。同时,充分利用剑河森林覆盖率高、林地资源丰富、稻田水质优良等优势条件,大力发林菌、林药、林鸡、林蜂等林下产业和香猪养殖、稻田养鱼等特色产业。“剑河钩藤”“剑河白香猪”“剑河稻花鲤”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剑河小香鸡”获得国家地理注册证明商标,“剑河小香鸡”等8个产品入选全国首批扶贫产品,为高质量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三、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强化“产业衔接”。按照县级有万亩示范、乡镇有千亩支撑、村寨有百亩联动的产业布局,采取“飞地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做优做大做强扶贫产业,高标准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与林下经济产业带,实现扶贫产业与乡村振兴产业有效衔接,努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强化“党建衔接”。把原来的301个村支部合并为164个支部,实现强村带动弱村,强支部带弱支部,小支部并入大支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无缝对接。强化“人才衔接”。累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乡土人才”、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等培训5万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强化“生态衔接”。在农业农村部的帮扶支持下,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我县改厕技术模式荣获第一届全国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创新大赛总决赛冠军,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生态宜居”有效衔接。强化“文化衔接”。实施传统村落整县保护试点,实行传统村落建筑挂牌保护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7项,28个村成功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5个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积极探索在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中推动文化振兴。
以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以及各级各届领导对剑河县的关心厚爱和大力支持。当前,我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还存在许多依靠县级财力难以补齐的短板。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生态脱贫、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州委的最新决策部署上来,采取超常规措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降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坚决落实“四个不摘”,持之以恒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后半篇文章,彻底撕掉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标签;围绕食用菌“一县一业”和林下经济,持续做大做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奋力推动产业革命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纪律意识和作风保障,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稳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本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不辜负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的关心厚爱。
(内容来自会议现场文字实录)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