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张掖市绿松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张健,位于金张掖大道旁,毗邻国道312线。合作社是“甘肃省省级示范社”。经营宗旨是“绿色发展,科技兴社,富民兴村”。目前,合作社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户280户,流转土地1100亩,新建连片钢屋架大棚360座,高标准高效日光温室34座,20000吨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一处,订单种植3000亩,休闲农业100亩,育苗车间1个。合作社主导产品有娃娃菜、西红柿、西兰花、西芹、紫茄、秋葵、彩椒等7个品种,年销售各类蔬菜20000吨以上。
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具体措施
(一)推行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强化农产品品牌效应
合格证向向消费者的自我承诺,追溯将农产品生产重要信息及时传递到消费者,证明自身确实能达到所承诺的内容。绿松合作社以“合格证+追溯码”作为推行合格证制度的主要模式,全力打造合格证制度“升级版”。合作社将种植管理、收获销售、流通贮藏等农产品生产过程追溯信息,与电子合格证信息查询相结合,通过配备便携打印设备,创新应用移动互联网系统,便捷出证制证,确保了合格证真实可溯,实现了“合格证+追溯码”(证码合一)广泛应用。
图:农产品追溯平台打印的合格证 手机小程序激活的合格证
(二)做好抽样检测和质量追溯,实现农产品信息可查
通过政府项目的扶持,绿松合作社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配备专职检测人员2名,在蔬菜产销季节每天抽检5-10批次进行速测,确保自我承诺合格产品带证上市更安全。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平台管理,将生产过程中,及时将田间管理、农药使用、化肥使用、病虫害统防统治、产品检测、储运销售等信息上传追溯平台,累计上传各类农产品追溯信息4000条,实现农产品“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信息可查”。
图:绿松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制度自律管理
(三)加强合格证宣传培训,确保主体责任落实
合作社积极开展培训,在农产品生产现场或村委会开展多次灵活多样的小型培训,让合作社的农民对合格证制度各项要点应知应会,加强投入品规范使用,确保合格证承诺内容可以得到保障。
(四)规范开证销售,带证开拓市场
2020年,合作社从首批蔬菜包装销售开始,就积极试行合格证制度,实现一车一证和一箱一证的带证销售模式。基地自产的蔬菜远销广州、重庆、乌鲁木齐等城市,年销售各类蔬菜20000吨以上,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至目前已开具600多车娃娃菜合格证和39650多箱电子合格证,采购商对产品质量更放心。
图:绿松合作社进行蔬菜采样和检测
图:绿松合作社蔬菜品牌
三、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成效
(一)产品更安全,质量更可靠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试行提高了合作社的质量安全意识,增强了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效应。农产品带证销售,使合格证成为质量追溯的“新载体”和消费者放心的“定心丸”。
图:工作人员对销售的蔬菜张贴合格证
(二)产品销量增长,销售收入增加
自2020年5月1日至9月20日,合作社按批次一车一
证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720张,带证上市的蔬菜产品达78000公斤,比2019年同期销售的蔬菜量增加26000公斤左右,增长率为33%。自从农产品带证上市以来,娃娃菜、西红柿、西兰花、秋葵、彩椒价格比去年每公斤平均上涨0.5-2元,并且供不应求。以西红柿为例今年增收40多万元。
(三)绿色种植更规范,品牌效应更提升
由于合格证制度的实施,合作社及其他成员更加注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做到以绿色防控为主,更加重视产品质量,以降低农产品药残风险。通过合格证实施,扩大了“甘绿松”品牌的宣传,提升了品牌效应,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户收入,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