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主体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曲水县鑫赛瓜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曲水县南木乡江村318国道旁,成立于2008年8月,注册资金250万元,占地面积512.08亩,拥有高效日光温室386栋,社内种植户36户,合作社年产无公害无公害蔬菜378万斤。
图:西藏曲水县鑫赛瓜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门楼全景图
该合作社主要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专业种植+专业营销”的运营模式,示范带动土地流转受益农户212户,户年均收入增加2830元,转移劳动力100余人,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入社社员每栋温室年纯利润达6000元以上。
二、试行合格证制度具体措施
拉萨市曲水县鑫赛瓜果蔬菜种植基地的农产品都附有藏汉双语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通过强化按标生产、追溯监管、自我检测等多种管控手段,保障农产品合格证的质量承诺。
图: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告知书,及带有追溯码的合格证式样
(一)把好源头关,多重检测成就放心菜
农业投入品质量是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散户合供、农资统供,是鑫赛合作社把好农资进口和基地出口的关键。统一采购农资,再根据每户租种大棚数量、农资需求量平价转售给种植户。对个别特殊需求的农资,必须由种植户凭身份证到指定农资店进行备案登记购买。在农资环节上把好入口关和信息追溯,有效杜绝了高毒、禁用农资流入基地。
图:加强农资经营网点监管检查,抽检带证上市的蔬菜产品
“只要说起鑫赛蔬菜,那就是放心菜。”国家、自治区每季度一次例行检测,市、县不定期抽检,再加上基地的快速检测室,自上而下对于质量的多重把关,确保农产品质量硬气,确保基地人心中有底气。“附带农产品合格证上市,鑫赛瓜菜这张名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合作社副理事长郭先刚如是说。
(二)强化准出准入关,无缝衔接的全程监管
拉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到目前已基本构建“两大体系”。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目前已建设1个市级、6个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站),还有23个乡镇和10个生产基地建立了快速检测点,其中就包括鑫赛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二是农资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目前拉萨市有种植基地追溯点11个、养殖基地追溯点6个、屠宰场追溯点2个,农资追溯点17个。“对带证上市的农产品,100%纳入例行、风险监测范围,切实加大监测力度,从产地准出的关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擦亮合格证的身份名片。”拉萨市农业农村局监管科负责人说。
图:带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上市销售的蔬菜
(三)创新监管模式,不断补齐监管制度短板
在监管机制完善上,针对农业执法力度和处罚尺度问题,拉萨市专门制定出台《拉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拉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拉萨市农牧产品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制度》等,在联合执法、重拳打击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正是由于在体系建设、制度层面不断完善,拉萨市农产品从“产得出”到“管得住”,目前已成为全区首个集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覆盖的地级市。“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整套制度和措施作保障,试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质量基础就更加有保证,承诺合格的底气就更加充足。”拉萨市农业农村局监管科负责人说。
三、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成效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夯实质量基础,以试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促进放心消费,今年刚刚试行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就是一剂良方,小小合格证上不仅标明了农产品的名称、数量、开具日期、生产主体、承诺声明等信息,还印有醒目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扫码查看该农产品生产溯源信息。带证卖菜,卖的人放心,买的人也放心。无数个像“鑫赛”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其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正在凭借合格证这张“身份证”源源不断地销往市场、进入人民的餐桌。农产品合格证,让生产基地的产品销售更畅了,让消费群体的消费更加透明、放心了!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