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两山”理念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动演绎 详情
抚松:白雪换“白银” 小镇显特色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李沅津
  • 作者:阎红玉
  • 2020-12-07 14:08:23

2015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式被写进中央文件,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吉林省抚松县坚持贯彻“两山”理念,以生态优先为引领,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全力实施一系列举措,让全县32万人民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科学设计三大支柱产业

  早在2016年,抚松县就积极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2017年,抚松县通过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专家评审。近年来,抚松县委、县政府以“两山”理念为指导,科学设计并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以矿泉饮品为主的绿色食品业、以人参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以冰雪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抚松县既有“绿水青山”,又有“冰天雪地”。域内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保护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森林、矿泉水和山珍土特产,是东北乃至华北的绿色生态屏障。抚松县加大生态资源转化力度,致力于打造“全国冰雪旅游第一大县”,持续推动冰雪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抚松县坚定生态发展理念,筑牢绿色发展根基,积极推进实施“二五十百千”工程,即改造提升松江河镇、抚松镇“双核心”;全力打造五个节点城镇:松江河旅游小镇、万良人参小镇、露水河森林小镇、泉阳矿泉小镇和仙人桥温泉小镇;建设十个非行政建制的特色产业小镇;培育百家田园综合体式精品农庄;扶持发展千家精品民宿客栈。同时,创建“一区三城”,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中国矿泉名城、长白山医药特产名城。目前,抚松县已获得“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实践创新基地发展成果显著

  抚松县在实施“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以来,发展成果十分显著。2019年落地的旅游、人参、矿泉水产业项目共43个,总投资35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1.3亿元,分别占全县总项目的26%、74.5%和40.1%。2019年全县已全部完成退耕还林任务;依法取缔非法采砂场30家;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境内地表水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在II类以上。

  抚松县现有野生植物263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野生动物种类301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58种。全县积极筹建中华秋沙鸭保护小区,先后设立了两个中华秋沙鸭保护小区,面积3500公顷,对以中华秋沙鸭为代表的野生动植物进行严格保护。抚松县是“中国人参之乡”,拥有全国省部级共建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2019年交易水参5.85万吨,人参总交易额近151亿元。抚松县不断优化人参种植结构,鼓励林下参生态种植,同时规范推广“园参”种植引导农民退出山林,目前,林下参留存面积达到1.87万公顷、非林地栽参达到672.83公顷。抚松县还是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富集区之一,已发现有开发价值的矿泉水水源41处,估算流量约20.24万立方米/天,其中已勘察鉴定的水源16处,允许开采量为5.5万立方米/天。2019年全县矿泉水产能达到110万吨,产值8.3亿元。

  据抚松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抚松县累计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1亿元,创造了抚松旅游产业发展的‘井喷’模式。”目前,全县编制完成了14个乡镇和105个行政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建设规划》。2019年提前完成2个国家级、12个省级生态示范镇和84个省级生态示范村创建任务。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抚松县被评为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

  “两山”理念成功转化的抚松经典模式

  在实施“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进程中,抚松县一是打造了价值超200亿元的“抚松人参”区域品牌。抚松县野山参采挖历史超过1500年,人工种植人参历史500余年,在人参产业领域拥有三个世界之最:有全球最大的人参交易集散地——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人参生物性特征全球最佳,人参交易量全球最大。全县共有人参种植专业户6274户,人参企业与业户达到1307户。省级龙头企业9户、市级龙头企业22户,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超过20万人。国药肽谷有限公司就在抚松县经营,他们正在做打通人参种植、生产、销售、科研的全产业链工作,立志于改变中国人参“产量大国,产值小国”的局面,以高附加值的人参肽系列产品提升中国人参的全球市场份额。

  二是打造了世界级矿泉水产业集群。2019年全县矿泉水产能达到347.5万吨,产能同比增加22.5%,产值达到8.94亿元,产值同比增长5.9%,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三是构建了“白雪换白银”资源转换模式。抚松县冰雪资源富集,具有雪期长、雪质好、雪景美、雪场多、温度适宜等特点。近年来,抚松县持续推进“白雪换白银”的市场化进程。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抚松县旅游人次达到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20%。“白雪换白银”已成为抚松县“白色经济”飞跃发展蓝图下的真切现实。同时,冰雪也是培养锻炼人们拼搏向上毅力的一种资源。据了解,长白山鲁能胜地滑雪场与抚松县周边13家学校签约开设特色冰雪课程,为学生搭建冰雪运动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在冰雪运动场上体会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

  四是形成了千亿级旅游产业集群。抚松县正在推动“一季旅游”向“四季旅游”“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9年,抚松县被评为“全国避暑旅游十佳城市”“中国最美县域”“中国魅力文化旅游名县”。

  五是创造了绿色产业发展新模式。2019年,“双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约5.8亿元。五大节点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产业,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乡镇名片”。松江河镇打造“水木松城·林雪小镇”名片;万良镇打造“黄金万两·参镇万良”名片;露水河镇打造“生态露水河·文明森林镇”名片;泉阳镇打造“水润泉阳镇·森林食药园”名片;仙人桥镇打造“红色印记·温泉福地”名片。全县加强镇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配建商住、疗养、娱乐等功能,在大青川、黄家崴子和温泉等村屯建设民宿客栈,为温泉度假区打造综合配套服务区。全县还充分挖掘仙人桥镇温泉文化、红色文化、渤海国文化内涵,继续推进黄家崴子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工程项目,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