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介绍,目前防控重点主要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所以,将于近期开展的疫苗接种将优先考虑这样一些人群,比如进口冷链物流、口岸、国际国内交通运输等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他们接种疫苗具备了免疫力,就等于为更多的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场所或者环境先筑起一道屏障。
具体来说,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的方案,第一步,主要是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这些人群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爆发的风险。第二步,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者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逐步在各人群当中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
通常情况下,接种单位都是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国家卫健委已经要求各地及时把辖区内的接种点、能够接种疫苗的单位及时公布,包括地点、服务时间。如果接种涉及到一些集中的单位,也会考虑设立一些临时接种点,上门去服务。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观察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也就是在中国的疫苗观察到的不良反应,跟国外的还不完全一样,并没有出现那么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所以,这次的疫苗接种点,包括接种单位和临时接种点,必须要符合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要符合接种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具备医疗救治条件。
至于疫苗到底能管多久?这位负责人介绍,新冠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所以现在说这个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为时过早,还需要后续持续跟踪研究。但从最初注射疫苗的猴子,到I、II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还有出院康复病人的抗体,其有效性都达到了九个月甚至是10个月,超过了世卫组织疫苗有效期半年以上的规定。当然,至于说保护期能不能像很多病毒性疫苗一样,能够终身免疫,或者至少保护五年十年,目前还不能下这个结论。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