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两会话题 详情
【两会话题·禁渔】坚决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刘菁
  • 作者:韩超 缪翼等
  • 2021-03-08 10:01:14

长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条生态河流,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但近几十年,受多种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今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实施。如何对退捕渔民进行就业帮扶和安置保障,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怎样消除非法捕捞隐患,确保禁捕收获实效?两会代表委员有话说。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引导渔民退捕转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今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一江两湖七河”等重点水域开始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

大幕拉开,作为落实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标志性工程,“禁渔”绝对算得上一场只许胜、不许败的硬仗。如何打好这场“持久战”,成为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关心的话题。

抓好“大保护”重在“久”

“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

“全面禁捕已经展开,要想有效保护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资源,最根本的是恢复和保护适宜的栖息环境,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要从大的环保方面来统筹,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王红玲说。

长江禁捕退捕实施以来,沿江各地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加强协同配合,严厉打击“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捕捞和非法渔获物交易行为,形成了“水上打、岸上管、市场查”的监管格局,不断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和装备设施建设,构建起“专管群管结合,人防技防并重”的监管机制。

“巫山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打赢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说,“巫山因江而生、因江而起,也因江而兴、因江而美,为长江‘母亲河’站好岗、放好哨,永葆一江碧水向东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介绍,巫山县重点在四个“全”字上下功夫:一是全员退出。2020年,650名渔民已全部退捕上岸。二是全面转产。渔民上岸后,纳入重点就业帮扶,引导从事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对生活困难的渔民,落实社保、养老、低保兜底等救助政策。三是全段管控。落实“河长制”,对所有河段完善禁渔标识牌,加强渔政执法、远程监控等能力建设,严厉打击非法捕鱼行为。四是全民参与。深入落实长江保护法,斩断非法交易利益链,做到长江野生江鲜水中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共抓大保护、齐护“母亲河”。

“2021年,进入全面禁捕新阶段,从攻坚战转向持久战,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求我们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压紧压实市县主体责任,确保执法监管不留死角,巩固渔民转产安置成果,不折不扣推动‘禁渔令’在湖南落实落地、见到实效。”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说。

“在采取‘十年禁渔’这一重大举措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地配套实施其他生态修复措施,满足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条件,促进长江生态更为全面、快速地修复。”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武汉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建议,建档登记,保护和修复长江鱼类栖息地;实施水库联合调度,满足中下游生态需水;试行季节性开闸,部分恢复江湖连通。

转产就业出路要更“宽”

持久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按照“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思路,沿江各地都在积极谋划开局,精心布局。其中最受关注的,还是如何让退捕渔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鼓励渔民从事养殖业,地方政府可以支持退捕渔民加入或成立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依靠产业更大程度上给上岸渔民提供转业机会;在不违背保护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沿江地方可以规范引导渔民开办渔家乐、垂钓等休闲产业。”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监利市新沟镇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顾想平说:“一方面要加强禁捕管理和执法力度,做好渔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为长江禁渔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另一方面,就是要维护退捕渔民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帮助困难渔民解决生计问题。”

“转产安置事关禁捕退捕工作的成败,要统筹做好退捕上岸的‘后半篇文章’。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渔民,合理开发和安排农村道路保养、水利设施管护、巡河护鱼等公益性岗位,让他们有事做、有收入。同时,建议将退捕渔民全面纳入各类技能培训范围和职业介绍服务,重点培育适合渔民技能特点的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多途径、多形式为渔民提供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开辟就业创业门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说。

周善红还提到,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扶持政策,专门设立引导资金,鼓励一部分“上岸”渔民“下海”创业,带动更多退捕渔民共同发展。

“还是要帮助退捕渔民在现代农业产业中找到出路,我们身边就有一些退捕渔民,上岸后从事水产品养殖发展得很好,有的收入甚至超过从前。退捕上岸一样可以过上好日子。”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邢青松说。

禁渔执法监管必须“严”

要让长江“母亲河”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就必须对违法行为持续“亮剑”,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破坏天然渔业资源和禁渔秩序的违法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建议:“深入宣传实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全民普法宣传教育,让老百姓自觉形成保护长江的共识。同时,要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贩卖和销售长江天然渔业资源等违法行为,督促责任人开展增殖放流,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以案释法,起到举一反三的警示效果。”

“做好宣传也十分重要,通过发挥媒体监督作用,营造禁捕的良好舆论氛围。长江沿岸各地的发展状况不同,建议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尤其要对相对落后的地区加以倾斜。”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建议。

记者了解到,在长江流域一线的禁渔执法工作中,目前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长江岸线长,禁渔范围广,执法难度大。沿江部分地区的执法力量有限,“一江两湖七河”涉及的227个重点县市,拥有独立渔政执法机构的尚不足100个,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渔政执法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郑军在关于加快推进长江流域退渔禁捕工作的提案中建议:“要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建设,成立相对独立的渔政执法机构,配备更多人员力量从事渔政执法工作。同时加强渔政执法的基础设施建设,建造执法码头趸船,配备执法船艇、无人机、远距离监控系统,提升执法能力和装备保障水平,‘人防’‘物防’‘技防’形成合力。”

“有些渔民或许一时间难以改变原来以船为家、以水而生的习惯,铤而走险进行违法捕捞,无疑增加了渔政部门的执法压力。可以吸纳部分上岸渔民参与到巡护队伍中来,从捕鱼人转变为护鱼人。既能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又能补充巡护力量,协助执法监管。”郑军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超 缪翼 吴砾星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卢仕仁:

围绕“三个确保”打好持久战

长江“十年禁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安徽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截至2020年,全省12722艘渔船退捕、30421名渔民退渔工作全部完成,实现建档立卡、渔船回收、证照注销、网具销毁、转产就业、养老、医保、低保、住房和“一对一”帮联十项工作完成率100%,“六无四清”目标圆满完成。

安徽将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要围绕“三个确保”,即:确保“六无四清”目标不反弹,确保退捕渔民生计有保障,确保生物多样性指数有提升。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政策体系,实现退捕渔民从“有生计”向“能致富”转变。二是完善禁渔执法监管网络体系,实现社会群众从“不敢捕”向“不愿捕”转变。三是完善长江水生生物管护体系,实现生物多样性从“有差距”向“大提升”转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委书记王清华:

疏堵并举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长江“十年禁渔”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举措,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禁捕水域涉及长江江夏段32.6公里,梁子湖和鲁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1万亩,岸线长、水域大、任务重。在长江禁渔中,江夏区坚持堵疏并举,突出“退”“稳”“禁”,确保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一是“退”,禁捕水域的渔船、渔具、渔民全部退出捕捞。措施是“清船、清网、清江、清湖”,目标是“水面无渔船、水中无渔网、岸上无江鱼”。二是“稳”,为退捕渔民提供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对确实难以找到合适岗位的退捕渔民实行公益性岗位兜底,退捕渔民全部落实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区退捕渔民625人就业率、参保率100%,确保退捕渔民“稳得住”。三是“禁”,从严管住禁捕水域,公安和渔政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和常态化巡查机制,严厉打击禁捕水域非法捕捞;从严管住市场,对全区流通市场进行常态化监管和专项治理。

下一步,江夏区将聚焦提升监管水平,进一步加强就业安置,建立退捕渔民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牵头部门主抓、部门协同的执法联动机制,建立群防群治的联动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何红卫 乐明凯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唐议:

不把长江口管好 生态环境难以恢复

长江口是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的交界水域,捕捞是这里长期存在的一种生产作业方式。如果不把长江口管理好,长江的水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都难以恢复到我们想要的状态。

去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的通告》,明确将长江口禁捕界线向东海域扩延,向西以水陆交界线为界,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管理区整体禁捕范围达到4200平方公里。

长江口是鱼类重要的洄游通道,海水和淡水在这里交汇,很多洄游性的鱼类从这里溯江而上,长江口的水域里有很多是鱼类的幼苗或者怀卵的亲体。禁捕的界线向东推移,就可以给鱼类更多的生长机会,有利于维系整个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物资源量,意义重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超

青海省刚察县新泉村村民孙生珠:

生态环境好了 受益的是老百姓

几十年前,青海省刚察县新泉村家家户户以打鱼为生,村里飘散着鱼腥味。那时湟鱼不仅是主要口粮,也是渔民换取其他生活物资的重要“货币”。

但是,随着青海省不断加大封湖育鱼力度,禁捕的宣传力度、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也在逐渐增加。

青海是三江之源,长江禁捕工作开展以来,地方政府和渔政部门非常重视,老百姓也很支持,现在青海湖的湟鱼明显比以前增加了。湖里有了鱼,周边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变好了,受益的是老百姓。

青海湖养育了我们,很大程度上青海湖就是“母亲河”,现在渔民虽然退捕了,但是还要继续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只有不捕鱼,湖里才有鱼。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孙海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