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两会专访 详情
奏响中医药强市最强音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市长霍好胜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陈晨
  • 作者:张培奇
  • 2021-03-09 13:39:01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市长霍好胜接受采访时表示,南阳市立足医圣张仲景故里优势,围绕“医、保、教、产、研、文”六位一体发展格局,把中医药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快速前进,奏响了中医药振兴发展最强音。

为推动中医药更好传承发展,南阳市联合政产学研等各方资源,搭建全要素、多领域、高层次创新发展平台。“推进医药教育、医疗、科研机构建设,启动了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工作,成立南阳市中医药研究院,筹建中国中医药博物院;联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共同创办了‘仲景书院’,促进仲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推介南阳名中医,开展‘南阳市中医十大名师’评选活动,形成政府引导、学术推动、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氛围。”霍好胜介绍,“为保证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全市各级财政将中医药投入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设立了南阳张仲景基金会,多年来累计募集资金近2亿元,全部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

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南阳充分发挥中医医疗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一方面积极推进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中医高地,促进中医药优质资源提质扩容;另一方面重点推进基层中医药医疗机构建设,建立起以市、县两级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为枢纽,村级中医卫生组织为基础的四级中医服务网络。全市建成196个乡镇卫生院中医堂、30个综合医院仲景苑、13个中医院治未病中心,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依托丰厚的资源,近年来南阳中药产业发展迅猛,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从2016年的160万亩扩展到2020年底的185万亩。已建成22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品种79个,年产值60多亿元,带动30万农民稳定增收。全市艾草种植面积达24万亩,注册企业1529家,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以上。全市规模以上中药生产加工企业39家,中药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

霍好胜表示,“十四五”期间,南阳市将建设河南省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全力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打造千亿元规模中医药健康产业,以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张仲景品牌为目标,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医疗高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南阳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