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新闻发布会
  • 来源:中央稿库
  • 编辑:缪翼
  • 作者:杨梦帆
  • 2021-06-27 20:55:02

走过波澜壮阔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6月27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邀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第三研究部主任姜淑萍、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杨明伟、第七研究部副主任刘荣刚介绍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据介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成立以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党史研究、文献编辑、著作编译等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新局面。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的编辑、研究、翻译、宣传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二是聚焦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主责主业,协同推进文献编辑、著作编译和党史宣传教育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三是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中取得新成就。

曲青山表示,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的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些沟坎是怎么跨过的?这些胜利是怎么取得的?我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总结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概括为四个“深刻改变”。

第一个“深刻改变”,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伟大贡献。这个贡献体现在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从一个封建社会逐渐开始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成为中国近现代以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70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了世界前列,在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就达到了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也前所未有的提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第二个“深刻改变”,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伟大贡献。这个贡献体现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在旧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在现实生活中逐步体现。全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现在已经增加到77.3岁,就是这个历史性变化的一个缩影。

第三个“深刻改变”,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这个贡献体现在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华民族不断遭到帝国主义的欺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近代以来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多次侵略中国,签订了各种各样不平等条约。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四个“深刻改变”,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这个贡献体现在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又肩负着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坚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