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故事汇 详情
“倾心”换“清新”,乡村美化润民心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沅津
  • 作者:葛炜露
  • 2021-07-28 10:08:21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为深入总结和研究村庄清洁行动,加快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环境基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7月4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召开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中央农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十四五”时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任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群众印象中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多年习惯,“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从去年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始终把广大人民对人居环境的美好期望放在心头。桃源村作为全国文明村,多措并举、多向发力改善人居环境,“倾心”换“清新”,净润民心。

全面排查,发挥“铁脚板”精神,初心换民心。自然村党员根据区域划分与网格员一同进行地毯式搜索,用好工程相机,专盯“脏乱差”,拍下所有不文明现象,并做好记录存档,明晰重点难点,明确从易入手,把“硬骨头”放在最后集中攻克的工作方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20年首次排查整理问题清单244条。

全面清理,坐热群众板凳,真心换人心。俗话说,干部脚上沾满土,群众心中不会堵。人居环境整治与老百姓最关联的无非就是搬柴、拆违、清垃圾,要做到“五清一改”,一是从思想入手,利用傍晚村民最聚集的时候下村,发放村民告知书,走到家家户户,让此次行动人人知晓。二是从时机入手,抢抓时间,只要阴天不下雨,必定发动专门队伍做好垃圾清运、洁净村貌、填埋沤肥坑等工作。三是从先进入手,凡是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积极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带动群众扎实开展村庄路面清理、杂草清除等各项工作,形成“人人讲卫生,人人爱环境”的良好氛围。四是从易到难,发挥老娘舅队伍、自治理事会等“微自治”团队的作用,先做通部分村民的思想工作,让人居环境整治“动起来”,对于难啃的“硬骨头”上门点对点沟通,让村民理事理村中事,解决顽疾。

全面领导,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贴心换暖心。基层治理是一道复杂的难题,村干部作为一根针,要穿起村里几百户村民,真是不容易,不但要细心、还要有耐心,更要有恒心。为防止出现乱堆放、乱搭建等反弹现象,使得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落到实处,重新调整小组分工,形成以阳山镇党委副书记、桃源村第一书记赵刘与桃源村党总支书记张谷为双组长,村两委班子及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整治小组,制定“桃源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办法”,对村人居环境实行常态化管理。按照上级要求,在6月15日前在各自然村以“户”为单位,做到“五清一改”,奖惩分明,加乘治理效果,形成10条标准,成立以党员、老干部、队长、妇女队长、理事会成员、老娘舅队伍等为代表的监督小组,以及市、区、镇第三方将每季度对各“户”根据10个方面进行考核。不达标处,将给予2天时间整改。村委将每季度在各自然村宣传栏公布考核结果,考核合格,每户可获得500元奖励。

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村民从“看戏”到“唱戏”、从“要我清”到“我要清”,这才是我们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的最大变化。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人居环境整治没有一劳永逸,唯有任重道远。各基层组织应切实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落地落实,让人民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人公、参与者。“倾心”换“清新”,净润民心,愿锡城的乡村更美好!

作者:无锡市惠山区桃源村 葛炜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