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各地联欢 详情
蒋家坪村的清晨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菁
  • 作者:胡小宁 黄敏 王东宇
  • 2021-09-24 16:33:59

初秋时节,走进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仿佛步入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静水深流、茶山葱郁,茶农们穿梭其中忙碌地整理田硬,修剪枝叶;坝田里金灿灿的水稻翻滚着成熟的波浪,丰收的农民鼓足了干劲,割稻、打稻,一派热火朝天;山路旁一户户农家乐、家庭农场整洁美观,勾画出悠然闲静的田园“慢时光”。

9月20日清晨,雨后的蒋家坪村笼罩在一片云烟雾绕中,53岁的村民余长芳早早就起床,来到自家茶园锄草。身后,一群放养的大公鸡、大白鹅正在林中踱着步子,悠闲觅食;不远处的圈舍里,近百头体格壮实的猪仔和羊羔哼哼唧唧等待着喂食。

看到山路上路过的游客不时举起手机拍照,意识到自己也进入到他们的镜头里,余长芳害羞了,急忙用手拍打着身上的灰尘:“我们村最好的风景在三头山茶园,你们去那儿拍照才美。”

蒋家坪村地处秦巴山区,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余长芳也曾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然而,如今的蒋家坪村早已经历了“凤凰涅槃”,蹚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的致富新路子,余长芳一家也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她本人更是成为村上有名的种植养殖能手。

“去年新载了3亩茶园,再有两年就可以采茶了。我还养了100多只鸡,50头猪,40多只羊。每年清明前后和秋冬季节,再到村里的茶园务工,一天有100-200元的收入呢!”余长芳算了一笔账,怎么算都比在外打工强。

余长芳说,家里原先生活困难,赡养老人,供4个孩子读书,让她力不从心。为了增加收入,她和老公不得不外出打工,但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打工日子并不好过,不仅顾不上家里,一年到头也攒不了几个钱。这几年,她亲眼目睹了家乡的新变化:家门口的路修宽了,条条山路四通八达;老茶园从这座山头漫过那座山头,焕发出新容颜;小山村变成美丽风景区,每天前来观光的游客令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火爆,就连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村发展了。

新变化、新机遇,让余长芳夫妻心动不已。

去年,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回村发展的余长芳夫妻载种了3亩茶园,又筹钱办起了家庭农场。平时里,他们将羊放养在山上,鸡鸭散养在林下,绿色无公害养殖让余长芳尝到了“甜头”。

“村子变美了,产业兴旺了,乡村旅游让我们的猪、羊、鸡、鸭等农产品,不出村就能卖上好价钱,再也不用四处奔波,还能把家里照顾得妥妥帖帖,这就是我一直梦想的生活。”说起自己的“致富经”,余长芳毫无保留,“脑子要灵活、手脚要勤快,不等不靠不要,努力奋斗就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聊起村里产业发展中的开心事,余长芳说,最令她意外的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村里不仅给我的猪羊鸡鸭免费打了疫苗,而且还有现金奖励。去年我养了150只鸡,50多头猪,光各种养殖补助就领了8000多元,这些钱我又投资到农场建设上了。有政府支持,我干劲大着呢。”余长芳说。

新变化、新发展不仅让余长芳得到了实惠,也为蒋家坪村产业提质增效创造了新契机。

“目前蒋家坪村有8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家家红火。村里还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村民发展种植养殖的措施,新修村道26.2公里,购置了游览车,新建了停车场。同时我们制定村规民约,让相关从业村民诚实经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茶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不断丰富茶饮产业,开辟出更多的增收致富新路子。”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寇清新对蒋家坪村的未来充满着信心。

“绿水青山给我们创造了金山银山,蒋家坪村因茶而兴、因茶而富,群众的小康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原村党支部书记罗显平告诉记者,搭上“茶旅融合”的快车,蒋家坪村从里到外都焕发着活力生机,去年游客量达到5万余人次,今年“五一”天天人气火爆,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估计又将迎来一个旅游高峰。

好山好水育好茶,乡村日日新气象。如今,蒋家坪村正以“茶”为媒,带动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方兴未艾。数不清的暖心变化记录着老百姓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相融相生的茶乡呈现出新面貌,为幸福小康描绘出更加亮眼的底色。

作者:胡小宁 黄敏 王东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