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就和烤烟“杠”上了——“明星烟农”周开忠

2021-10-20 15:45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李芸聪

“一听这个笑声,就知道肯定又是老周家来卖烟了嘛。”

“看看老周家的烟,又是满满的一车好烟,他栽烟的水平是一年更比一年厉害啦……”

大家口中的“老周”正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杨柳井乡的“明星烟农”——周开忠,在整个杨柳井乡只要一提起烤烟,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烟农就是他,人人口中的种烟明星。

最近受冷空气影响,一直持续都是阴雨天,秋雨唰唰地下,飘飘洒洒,细密的雨丝在天地间织起一张灰蒙蒙的幔帐。

临近烟叶收购尾声,或许也是这天气的缘故,大家的神情似乎都已经显得些许疲倦,但是总一个声音能让大家又打起精神来,不是把烟农逗得哈哈大笑,就是麻溜的加油声把大家的劲头带起来——这就是老周。

“现在你们能看到的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栽这棵烤烟给我带来的,从无到有,所以我现在一心只想感恩这棵烤烟。”

46岁的周开忠种烟已有20多个年头,是地地道道的“铁杆烟农”,说起种烟致富的过程,周开忠颇为感概:“以前才开始种烟那会儿条件比较艰苦,全靠人肩挑背驼,水不通,路不好,成本高,各项基础设施都不方便,如今烟草部门不断给我们提供新的技术,新的设施,种烟条件也越来越好,再加上机械化的大力推广,还有一些高科技的使用,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真正实现了轻松种烟、轻松赚钱。

最初接触这棵烤烟时,周开忠才20岁出头,还是个连烟叶都没碰过的小伙子,而转眼间就已经和这棵烤烟结下了20多年的缘分。

杨柳井乡是大家口中的“石头缝里种出黄金叶”的地方,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田少地稀,石笋村、海子村尤其突出,高高隆起的山坡上遍布石头,在怪石地里,正是这一株株烤烟养活了一户户人家。

“以前我刚接触种植烤烟,什么都不懂,租地难、请工难、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自己去摸索,慢慢去学,那些一锤一锤凿石头、一趟又一趟犁地、一车又一车拉水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周开忠回忆起过去种植烤烟的艰辛感慨万千。

“现在烟草部门的服务对我们烟农来说真是越来越贴心,这些年我深有感触,我们想什么、要什么、盼什么,烟草公司都能尽力做到,种烟变得非常省心、省力、省钱,我们烟农就只管一心一意的栽好这棵烤烟,争取一年比一年的收成好!”

周开忠从刚开始的20亩、30亩……一直发展到今年的上百亩烤烟种植面积,家里也没有额外的收入,大大小小的开支都全靠这棵烤烟,家人的支持与自己的坚守,让老周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起来。

“我老爸对这棵烤烟就像他儿子一样,每年都是除了卖完烟那几天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不然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不是在自家的烟地里面忙活就是在和其他烟农交流怎样种好烤烟,我从小都被父亲这种精神感动,也鼓舞着我不断地学习,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像他一样优秀的烟农。”老周的小儿子说道。

烤烟有多苦,从周开忠花白的发丝和脸上的皱纹就能知道;烤烟有多甜,从周开忠灿烂的笑容和丰收的喜悦也能知道。

“当初踏上种植烤烟这条路的时候我就没想过要放弃,我这辈子就和烤烟‘杠’上了,我还能继续种个十年二十年呢,而且一年要有一年的目标,一年要比一年种得好,生活蒸蒸日上,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当笔者问到老周有没有什么心愿时,这个淳朴的烟农如是说。

正是有了像周开忠这样千万烟农的坚守,让一片片“黄金叶”蓬勃发展、遍地开花。

作者:李昕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