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战家村的部分党员在义务清理路边垃圾。
走进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杨树房街道战家村,道路整洁,村舍俨然,呈现出村民们安居乐业、村居环境优美的景象。近年来,战家村以“建立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坚持“文化治村、科技兴村”两个基本点,不断在致富路上出点子、想方法,目前村集体年收入可达3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可达2.4万元。不仅如此,战家村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干群关系融洽,基层治理成果显著。战家村2019年被命名为“辽宁省美丽示范村”“辽宁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制度保障
建立服务型党组织
如今的战家村干净整洁,以前可不是这样,村民马德宽告诉记者:“村里以前垃圾满天飞,苍蝇蚊子多,我上厕所蹲都蹲不下去。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进行环境整治和厕所改造,环境大为改善。现在坐着上厕所,环境干净清爽,我感到很幸福。”
战家村发放“党群连心卡”近千张,把村“两委”和骨干党员的联系方式向村民公布,引导党员干部成为村民的强大后盾。战家村党总支倡导“村党总支就是为村民服务最靠前的组织”,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模式。村党总支不定期组织村民培训,支部书记发挥了自己在计算机、网络、金融理财、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特长,随时接受村民各方面咨询。群众称党总支为“村民的贴心人”,称党总支书记张德斌为“点子书记”“最强大脑书记”,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反映。
党总支引导村“两委”成员和74名党员,努力从具体问题入手、从身边的事情抓起,诚心诚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尽最大能力、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全村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对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进行民主讨论、民主表决。村里还建立和完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民主监督平台,健全和完善以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
村党总支对村内的重大决策事项实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能,同时利用互联网等公开方式进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在村网站设有“阳光村务”专栏,每年发布村务公开信息200余条,真正做到让村民对村里事“心里有数”。
经济保障
成立村农业合作社
今年1月18日,大连联合众邦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2021年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在战家村村委会召开,当日为社员发放2021年年初保底分红,每亩土地经营权分配200元。
大连联合众邦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底,是战家村村委会发起的以村民二轮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作价入股成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现有社员户503户,入股土地4176亩,为本地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合作社以社员二轮承包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设立,每亩入股土地作价1000元股本,采取“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
村民费利盛已经从合作社受益,他说:“我自己年纪大了不能种地了,地也不能扔啊,村里成立的合作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一亩地租金加分红能得到500元。”
战家村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战家村将原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纳入村股份组织合作社作为所属集体企业管理,按照“集体经济组织管资产、集体企业管经营”的改革路径,以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为经营实体,创新农村土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户变股东改革,将全村4176亩承包地全部实行股份制改造,入股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此举实现了集体、农户、经营主体多方共赢。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控制经营,规避经营风险,实现稳定性集体收入。农户可以选择从事农业规模经营,也可选择非农业就业,取得股权分红与劳动收入,经营主体取得可观的规模经营收入。
村党总支想方设法为村民谋福利,在村委会建设了2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示范项目,目前,该电站的运营收入和补贴收入每年约4万元,全部用于村民电费补贴,减轻了村民生活压力。
文化保障
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我每天晚上都到村里的小广场去跳舞,我们每个小组都有文化站、文化广场,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孙福荣对村里的文化设施很是满意。
战家村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提出“生活要小康,身心要健康”的健康生活理念。围绕这个理念,不断完善文化体育设施。村委会及各村屯建有8处共2万平方米村民健身娱乐场所,并安装健身器材,建设图书室、阅览室、文化墙、村民讲堂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战家村“德泽家声”村民讲堂由村民自发组织,以村民活动室为阵地,以“外请专家教授模范人物讲、内招村民乡贤党员干部说”的形式,每周开讲一次,以“弘扬新风正气、宣传政策法律、普及科普知识、兼顾文化娱乐”为目的,在提升村民文化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战家村“德泽家声”村民讲堂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并受到表彰。2019年,战家村党总支邀请“大国工匠”鹿新弟等四位楷模到村与广大党员分享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感人故事。战家村在村党建主题文化广场经常举办文艺汇演,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凝聚起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治村实际举措,战家村提升了村民素质,村民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村民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积极维护村居环境的热情高涨,为乡村治理有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评:多重服务保障“治理有效”
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村务监督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治理体系,是战家村确保基层治理有效的关键举措。
战家村通过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文化治村,使乡村治理有了制度保障、经济保障、文化保障,解决了乡村治理中无人治、无钱治、无事做的问题,有力保障了乡村的有效治理。其中的核心是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关键在党。然而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领导作用。少数基层党员干部还有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落后观念,对党的政策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导致行为上偏离群众要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治理有效?一是改进农村党组织和干部的观念和工作方法;二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三是建立常抓不懈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机制,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