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怎么干?这批典型案例参考价值极高

2021-12-23 13:59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今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机构改革以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加强乡村治理的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围绕乡村治理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在广泛征集、各省择优推荐的基础上,进一步遴选推出34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这是继2019年首批发布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以后,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二批案例。

六方面示范乡村治理新典型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毛德智介绍,案例从加强党的领导、创新议事协商形式、创新基层治理方法、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解决突出问题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归纳。

上海崇明区的“党建叶脉工程”,浙江温岭市的“党建+网格化”等案例通过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纵深下沉,实现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不断延伸。

江苏南通市海门区的“四民工作1+1”、重庆渝北区的“民情茶室”等侧重于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新村民议事协商的形式,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和受益者。

浙江桐乡市“乌镇管家”,湖南津市市的“三个存折”,山东荣成市的“信用+”乡村治理案例聚焦于创新基层治理的方式,通过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运用积分制等方式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三清单”运行法、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围绕理顺县乡政府与村级组织的关系,完善村级的权力监督机制,提升乡镇和村为民服务的能力,完善基层治理的体制和机制。

河南新密市“一村一警”,湖南宁乡市大成桥镇的“社团共治”等案例强调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河北河间市的“四位一体”联动,江苏邳州市的“公共空间治理”等案例,着力解决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村内公共空间无序等乡村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着眼于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乡村振兴中的重点任务,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这些案例是针对乡村治理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的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体现了推进乡村治理的过程中的新进展、新成效。

“三清单”将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目前,基层一些地区的农民群众对于基层干部用权不透明、边界不清晰的意见较大,影响干群关系。浙江省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褚银良介绍,宁波市鄞州区以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作为契机,把基层的小微权力监管纳入到区域治理现代化的体系建设当中,率先推行基层公权力“三清单”运行法,在宁波市鄞州区,只要点开基层公权力智管平台,大到村里的项目工程、集体资产的处置,小到户口迁移、出生证明等等,流程走到了哪个环节,具体是哪个单位在负责,群众都一目了然。

这一做法将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干部习惯被监督,群众真正成为监督的主体,有清清楚楚的获得感。系统运行之后,村社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初信初访下降31.2%,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政治生态更加清朗。“三清单”运行法还入选了“中国廉洁创新奖”特色创新项目。

信用积分管理模式激发乡村正能量

据了解,在我国乡村治理中,部分村庄对农民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对农民的不良行为缺乏合适的约束方式,乡村治理效果不佳。对此,山东省荣成市委书记包希安介绍,荣成市按照农业农村部提出的乡村治理“积分制”的部署,积极探索了以信用为抓手的积分管理模式。目前有790个村居党组织、2.3万名党员干部、26.3万农村群众建立了信用档案,制定了具体化的激励和约束办法。

荣成市对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好人好事,以及参与村级事务150多项给予了信用加分;对一些不遵守村规民约等60多项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给予扣分,每月公布一次积分情况,兑现奖惩措施。

信用积分高的群众,可以在村里的信用超市兑换日常的生活用品作为激励,同时他们还能享受免费游景区、免费乘坐公交、享受暖气费缴纳优惠等120多项“礼遇”;信用扣分的,在福利发放、评先选优等20多个方面进行约束,市镇村各级党组织平均年发放信用激励达到2500多万元,受益群众达到40多万人。

据介绍,信用积分制乡村治理的模式在荣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社区到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乡村社区充满着文明向上、共建共享的正能量,成为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公益红娘登台 大操大办退场

目前一些地区天价彩礼、人情比附、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仍旧盛行,成为农民群众的烦心事。

张天佐介绍,2019年发布的首批案例和今年的案例中,都有推动不良风气的治理。这些案例共同的规律和特点,就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依靠村民自治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执行,采取必要的激励性措施和约束性措施。推出集体婚礼、公益性红娘队伍等新的举措,利用熟人社会讲究脸面和荣誉的特性来推进治理工作。这些做法已经在其他地方逐步推广,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也塑造了文明乡风。

张天佐指出,总结推广各地乡村治理的好做法,对于找到乡村治理的内在规律和方法、引领和推进全国乡村治理工作意义重大。今后还将继续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各地的创新做法,分批次分主题推出典型案例。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