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千方百计夺丰收·春管在行动 详情
山东齐河:建好高产稳产田扛稳“粮袋子”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刘菁
  • 作者:吕兵兵 崔志华
  • 2022-02-15 10:14:21

  2月13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召开。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齐河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为何齐河经验能吸引全国目光?

  人勤春来早。当前,即将到小麦返青关键期,针对极少量晚播弱苗生产状况,山东省齐河县农业农村局派出全部农技专家走到田间,为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讲解弱苗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在粮食生产中,齐河坚持“一个地块也不能少”,建立“三人四包”工作机制,每个弱苗地块有一名行政干部、一名包村干部、一名技术人员,包技术、包农资、包督促、包转化,力争实现“年前一根针、年后一大墩、亩产一千斤”的目标。

  针对小麦春季管理,齐河抓好一个“早”字,采取一切措施促苗早发、肥水早施,早抓重大病虫草害防治。

  齐河县加大政策支持,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用于农机补贴、技术推广等工作,做好小麦返青促壮、抗逆保穗、“一喷三防”等关键环节补贴。全县共储备化肥5万吨,合同采购1万吨,根据需求随时供应,完全满足春季用量。针对后期粮食收储,齐河投资5亿元统一建设16处烘干塔及配套粮仓。4月底全部建成后,粮食储备规模将达到19万吨、日烘干能力超1万吨,确保颗粒归仓。

  近年来,齐河县致力于粮食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2011年以来,整合资金12亿元以上,建成8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全县粮食总产常年保持在22亿斤以上。齐河在全国率先制定小麦、玉米质量安全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两大国家级标准,集成推广小麦“七配套”、玉米“七融合”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华夏一麦”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响“黄河味道·齐河”特色品牌。同时,实施智能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智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普及智能机械装备;建设齐河绿色食品产业园,拉长产业链条,已引进食品类项目6个,与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润乳业签约建设乳制品加工项目。

  “我县坚持‘书记抓粮’,层层压实责任,与时间赛跑,全力打好115万亩小麦春季管理硬仗,确保粮食绿色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增产。”齐河县委书记孙修炜表示,今年全县将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确保2023年实现全县高标准农田全覆盖,3年建成50万亩“吨半粮”,力争5年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带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50亿元。

作者:崔志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