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据介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知识产权首次写入党的重大历史决议,充分肯定了知识产权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据了解,一年来,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新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9个,新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477件;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新修改的专利法、著作权法正式实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和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绩效考核。三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提高。统计显示,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达到11.97%。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7.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8%,占GDP比重达到7.39%。四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文件,部署16项改革举措。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提前完成国务院确定的五年压减周期目标任务。五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有序开展。成功推动人民币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CT国际专利申请相关国际费用定价和结算货币,中文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工作语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有序实施,已实现244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
据介绍,五年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显著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显现,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加快形成,有力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刘学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