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第二届“中国新农民”故事会在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铜官山村举行。图为云南景洪市阿达嘎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连分享故事。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马连:
各位领导、嘉宾,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来自七彩云南,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哈尼族人,10岁的时候父亲脑溢血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13岁妈妈外出打工,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很长很长的时间不能回来,我和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在偏远并贫困的山区我们接受着百家饭的养育。我做过啤酒促销员,擦过皮鞋,直到弟弟高中毕业,参军入伍以后,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就想,我要学着创业,要体现我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追求梦想。2014年,我成立注册了景洪阿达嘎商贸有限公司。阿达嘎是公司品牌,阿达是爸爸,“嘎”是心疼、思念和爱。从我记事以来,我认为父亲是这辈子最爱我的人,所以我把对他的思念和热爱注入了我的事业。
2015年,我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累计带动1500多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支付550余万元的采购款。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认可,在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我受聘出任景洪市大渡岗乡大荒田村委会六三八村第一书记和第一“村长”,负责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产业应先行,那我要发展什么产业?我认真地思考后,选择了西双版纳茶花鸡、西双版纳小耳猪,它们都是国家级的土鸡和土猪,西双版纳的地标农产品。
梦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总是那么的残酷。当我发动村民养殖的时候,大家拒绝了我。理由有两个:
第一,没有资金。
第二,怕养出来卖不出去。
我很难过,我也好无助,甚至很纠结,开始自我怀疑。我在想是不是我的选择错了?安静下来后,我又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件事情我要不要干?我回答“干”。
第二个问题,这件事情能不能被我自己干成?我回答“能”。
第三个问题,这件事情干完了以后有没有意义?我回答“有”。
这是回报我同胞的多好的一个机会?最后我想明白了,我就拿出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积蓄,前后投入了100多万元,购买苗、料,支持我们的村民养殖。我和大家说,钱我出,亏了算我的,赚了大家分,然后开始了我们的产业发展。
后来就有了很多的故事,每一次村民养殖的畜禽出栏的时候我都尽量用现金支付,所以我收集到了很多很多村民在收获现金数钱那一分钟时的幸福,满满的幸福感,满满的获得感。
我自己个人这么多年的努力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我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农村青年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西双版纳十大青年影响力人物、西双版纳十三五规划五年雨林英才贡献奖等荣誉。对这些所有的荣誉我都想表示感谢。
第一,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感谢我们伟大的党。能够创造这么好的时代,让我们敢去追梦,让我们能够去相信出身并不等于出路。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身边所有的人,他们对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还有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0岁,小女儿5岁。我有段时间驻村和出差几个月,回家不到10天。大女儿经常悄悄地,因为家里人怕她影响我的工作,所以悄悄打电话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我好想你。小女儿每天晚上睡觉抱着我的枕头,她跟阿婆说枕头上有妈妈的味道,我觉得我真的太对不起她们了。
在刚刚出任第一书记和第一“村长”的时候,我和我的家人说你们再给我几年时间,让我去回报我想回报的,让我去实现我想实现的。等实现了以后,我回家好好地陪你们,好好地爱你们,他们同意了。我的先生非常支持我,他知道我的出身,知道我一颗感恩的心,他用一种支持的态度诠释了对我的爱,我非常感谢他。现在他应该也是在看直播,我想告诉他谢谢你对我的支持,我爱你!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像我们其他14位优秀的新农民一样优秀的人,为我们的国家贡献更大的力量,我也会努力学习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然后还有就是带着我们的村民一起去发展我们的集体经济,同时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去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詹新华(点评):
马总是一位来自西双版纳的哈尼族的女性,人美歌美,刚才讲的故事也很美。这不由让我想到美丽的哈尼梯田,我有幸曾经去看过,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了,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典范,也是我们哈尼族人民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精神的深度体现,我想这种精神在马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延续,这个也是我听了她的分享以后有最深感触的地方,我想也是她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能够在困难面前,在逆境中去拼搏,勇于前行,善于在自然生态绿色发展中寻找并抓住机会,尤其是用双肩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样一个人注定会成功。而且我也认为,马连成功的脚步不会停歇于此,作为哈尼阿布哩一定会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大潮中闯荡出更广阔的天地。
最后我还想再说一点感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大疫情交汇,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想马连身上传承的哈尼族人民这种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去弘扬。
我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年轻新农人,能够像马连学习,在我们追求自己事业的过程中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勇毅前行,争当、当好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引路人,为我们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更多的贡献,谢谢。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