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玉溪市新平县者竜乡竹箐村,村庄内红旗飘扬、绿树成荫,道路干净整洁又宽敞,灰瓦白墙的民居鳞次栉比,现代特色农业风光无限,好一个景美业美、村富民乐的新农村。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大,多亏了咱们村有一个敢闯敢干、一心为村民着想的带头人。”村民唐应有感慨地说。这个“带头人”,就是者竜乡竹箐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谢顺富。
强班子,党建引领做模范
“顺富,你家橙子摘了吗?”“顺富,又要忙着去开会了!”一路上,不断有父老乡亲亲切地和谢顺富打着招呼。
41岁的谢顺富这些年干过村民小组长、村委会主任再到村党总支书记,从小土生土长的他可以说是竹箐这个小山村不断繁荣发展的见证者。
竹箐村没有厂矿企业,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但前些年,随着村里群众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年轻人种植积极性不高,有的田地甚至出现了撂荒现象,谢顺富下决心要改变这个现状。
2019年以来,谢顺富积极推荐村里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在他的带领下,竹箐村形成了一支讲政治、懂经济、会管理、能力强的村干部队伍。期间,谢顺富还号召村党支部成员经常到各家各户谈心,宣传最新补贴政策。并从村“两委”班子里挑选种植、烘烤、分级的能人,成立“田间辅导班”,对村民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同时,用党员积分制的方式全程考核党员,“助困党员”这盘棋逐渐活了起来。
2021年,在“党支部+烟草部门+合作社+烟农”的基层发展模式下,全村烤烟种植面积达200余亩,累计收入达50余万元。竹箐村也被评为“玉溪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和“新平县文明和谐村”。
出点子,科技种植提产量
多年来,村民因为花叶病、赤星病、烟青虫等病害造成烟叶减产而损失惨重。“社会在进步,解决问题也要用新办法。”谢顺富感叹道,“老一辈种烟,都是凭多年的经验,打药、施肥都是自己干,没有科学管理,怎么提升烟叶质量?”
为了扭转村民“见病害,才防治”的思想,谢顺富从烤烟移栽到结束,每十天到十五天都要开一次群众会,总结烤烟管理的技术要点,把病害防治“治早、治小”的原则深入到村民心中。每年在种烟前,谢顺富会指导村民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各家烟田的情况配备好农药,病虫害防治效果有了明显提升,病害发生率较之前减少了30%以上。
谢顺富在查看烟叶长势。
2020年,竹箐村开始实施无人机病虫害统防,村民们刚开始都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谢顺富带头给村民做思想工作,“ 无人机飞防是烟草公司补助的,合作社提供服务,我早就看过其它村子,10余亩烟用无人机10多分钟打完药了,喷洒精准又高效,成本只有人工喷药的一半不到,省时省力又省钱,不用才是傻!”在村民的哄堂大笑中,谢顺富算是给村民吃了定心丸。
现在,看着田里长势喜人的烟叶,村民唐应有不禁感叹科技的力量,“看来种烟不能只是老把式,还得有新方法!”
新路子,土地流转强产业
“过去啊,竹箐村的田地过于分散,种完同一茬烟要在不同田地来回跑十来天,更不要说收烟和烘烤了,这不是浪费成本嘛!”谢顺富比划着田地说。“后来,我从朋友圈看到很多地方的农村都在进行土地流转,我也有了这个主意。”
2019年,在当地乡党委政府及烟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谢顺富当即决定带领全村打响“合作社引领+大户承包”的经营模式,并逐一上门走访,从多位村民处承包了者竜乡200余亩田地进行烤烟种植。
“2019年以前,我一个人种10多亩烤烟,每年赚个两三万元,但自从土地流转后,百亩土地让我收入翻了好几倍。” 谢顺富笑道,“除了每年按期付给村民土地流转费用,农忙时节也需要聘请村民采摘、烘烤烟叶,村里的年轻人不愁没有事情做!”在谢顺富的耐心说服和不断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实施规模化土地种植。
爱琢磨的他没有停止思考,根据竹箐村村民的实际情况,按照“稳烟强畜兴林果”的发展思路,他又开始带领村民种植八角、核桃、茶树等经济果木,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的林果种植路子。
“去年,我们的八角产量最高,也抓住了市场销售良好的机会,实现总收入近300万元。”谢顺富介绍道。截至2022年,竹箐村已种植八角树1000余亩,八角的种植与销售,逐渐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点。
作者:吕佳蔚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