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云朵深处好人家
——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易迁后扶见闻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吴晋斌 李海霞
  • 2023-01-08 09:43:01

小小的屋顶,有一个小小的天窗。透过天窗,在阳光灿烂的白日,朵朵白云随风飘动;在月明风高的夜晚,漫天星光带来些许惬意。

一个浪漫的地方由此得名——云朵驿站。

云朵驿站所在地——灵丘县红石塄乡,打造了包括云朵驿站在内、占地5000平方米的龙渠沟民宿集群区,成为灵丘县红石塄乡确保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可致富”、奋笔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后半篇文章”中的精美一页。

搬迁群众的安全感——从易地搬迁村到特优产业村

山脚下河畔边,石砌的台阶、泛光的柏油街巷处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一排排崭新的观景式住宅楼别致雅趣。

“我们没搬迁以前啊,村子路上刮起来的黄土能把人都染黄,人和土一个颜色,连周边的树也是灰的。”边台村王兴仲对没有搬迁前的环境记忆深刻。

易地搬迁短短几年时间,红石塄乡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灵丘县红石塄乡龙渠沟社区入选国家发改委易地扶贫搬迁主管部门择优遴选的一批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

多年来,红石塄乡把“搬迁后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中之重,通过发展特优产业,真正让搬迁群众生产有门路,生活有质量,融入新环境,过上好日子。

做强有机种植,壮大“一村一品”。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红石塄乡推进全域有机旱作农业优质化、品牌化、效益化发展,壮大形成“一村一品”。目前,共栽植有机蜜脆苹果300亩、有机蟠桃60亩、有机中药材500亩、有机玉米500亩、有机杂粮1900亩、金银花50亩、有机西红柿大棚6个。

培育特色养殖,稳步带动增收。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全域有机示范区优势,红石塄乡龙渠沟社区大力发展有机种植、养殖业。2017年9月开工建设集加工、销售、观赏为一体的万鑫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积极建设现代渔业工厂化养殖示范区、淡水鱼类科普教育展示馆、鱼佳汇餐饮服务区。项目正式投产后年产各类鱼300余吨,企业实现利润600万元。边氏蜜蜂养殖项目稳步带动边台56户128人脱贫户增收,村集体年收入增加7-10万元。

搬迁群众的获得感——从易地搬迁村到乡村俱乐部

迎亲、敬酒、舞龙、秧歌……以亭台楼阁为舞台,山水蓝天为背景,演员是160余位龙渠沟的老百姓,演出地则是边台村搬迁点龙渠沟社区村民的居住地。这样的大型实景演出,融合着多种民俗文化,吸引着游客们和演员们一起舞动、一起歌唱,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重要品牌。

这是红石塄乡按照“党政主导、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共同富裕”的工作思路,瞄准打造“今天的易地搬迁点、明天的乡村俱乐部”的一个缩影。

搭平台增技能,帮就业促增收。为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边台安置点建立了就业服务工作站,搭建企业和务工者供需平台。发挥平台牵头作用,设置护林员、保洁员、防疫员、水网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55个,年人均工资7800元。

抓配套强基础,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铺柏油路10公里,安装路灯130盏,5G网络全覆盖,深井自来水全部入户,天然气分户供暖,建成了污水处理站、垃圾填埋场、村卫生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安置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覆盖率、搬迁家庭子女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到100%。

移风易俗转观念,文明新风进心坎。着力构建“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良好氛围,推行垃圾分类、卫生责任分区、门前三包管理,发起“星级文明户”“党员示范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培育淳朴乡风,促进群众安居乐业。

搬迁群众的幸福感——从易地搬迁村到美丽新农村

“过去有啥好的?除了穷就剩下穷,能搬走的都搬走了。我更愿意聊聊我们这几年的变化,说说现在的好日子。”

这句话成为村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红石塄乡龙渠沟社区围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着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两个方面,积极营造整洁、舒适的环境,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创新强化合力,抓好环境整治。以营造“整洁、清新、有序”的美丽环境为目标,围绕“六乱”整治标准,全方位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整村环境及精神风貌得到极大改观。同时,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将垃圾分类与“爱心超市”相结合,按照精准分类、定时收集、分类运输、集中处置的原则,对群众垃圾分类的精准度,给予不同分值的积分,一月一评,群众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的食品或物品,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整合资源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整合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资源,于2019年8月建成并运行面积约2000平方米,集“教育党员、服务群众、企地共建、志愿活动”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依托阵地组织开展金秋助农、安全生产等志愿服务活动39场次,服务群众1000多人次,让搬迁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到切切实实的便利服务。

如今的灵丘县红石塄乡,有青山、有绿水、有故事,更有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一条北部贫困山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在脚下铺就。

作者:李海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晋斌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