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民俗闹新春

2023-02-02 11:22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张燕

正月初七,燕山南麓、长城脚下的千年古村——河北省遵化市铁厂镇铁厂村响起了气势磅礴的飞钹打击声,方圆几里回荡着狮吼龙吟之威、万马奔腾之势。在村里古戏台上,十多名身着表演服装的村民在总领手的带领下,时而跳跃,时而俯身,闪转腾挪,手中系着红黄双色锦缎的双钹上下飞舞,击打出节奏鲜明、清脆悦耳的金属之音,舞热了长城山村,引来村民阵阵喝彩。

  遵化市铁厂村是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现存“燕昭王墓”等历史遗迹。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铁厂飞钹,则相传为战国时期燕昭王用来在战场上鼓舞士气的主要乐器之一。大钹作为主奏乐器要用6-16副,阵容强大,能更好地完成乐曲的强弱处理,丰富乐曲的表现力。“演奏者打击复杂的节奏时,配合着上下翻飞的动作,所以被称为‘飞钹’。除了十几副大钹,通常还有鼓、铙、镲等作为辅助乐器配合演奏。”铁厂飞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万铎介绍。

  “小时候过年,我们看大人们表演飞钹,觉得忒带劲。现在我们经过几年的练习,也掌握了动作要领,就一起参与进来,想着把新春舞得更加热闹红火。”在演出队伍中,16岁的郭殿爽和年龄相仿的张少坡、张硕阳作为铁厂飞钹年轻一代传承人,卖力地舞动着飞钹。

  飞钹表演是一门群体艺术,主要通过口传心授,表演者要通过洞察总领手的动作、手势,做相应的强弱变化、动作变化、队形变化等。“按照农村闹新春、闹元宵的传统,正月十五,我们还将与附近六七个村子的花会队伍一起,在铁厂村的大街上联合表演飞钹、旱船、毛驴、高跷、地秧歌等民俗节目。”张万铎说。

作者:施疑 王双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建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