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择一事,终一生。这是李雪亚的人生格言。
30年来,作为凤毛麟角的女钧瓷匠人,李雪亚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专注于钧瓷的传承与创新,痴心不改,匠心筑梦。凭着这份“匠心”,以她作品所独有的艺术风格和魅力,自成一派,在钧瓷界脱颖而出,独领风骚。
李雪亚的作品釉层丰润,肥腻而平静,色彩高贵、大方,线条优美。既有雄浑高远、宏阔瑰丽的风格,又有婉约清纯、优雅、简洁、含蓄的特点。她所创作的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折射出她在钧瓷艺术创作道路上的进步与突破。
崭露头角
今年48岁的李雪亚,出生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的钧瓷世家。自幼受钧瓷文化的熏陶,使她对钧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被钧瓷那“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和博大精深的烧制技艺所吸引,怀着一颗对钧瓷文化的向往之心,李雪亚于1991年进入东风瓷厂上班,开始学习制坯、配釉、上釉等工艺流程。
为了承载记忆,使千年钧瓷大放异彩,天资聪慧的李雪亚不断挖掘钧瓷文化,传承钧瓷技艺。由于她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博采众家之长,潜心研究与传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了汲取钧瓷的烧制技艺精髓,她先后到汝州、宝丰清凉寺、景德镇等地,四处拜师、求教,通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她系统地掌握了从选料到成型,从配釉到烧成的一整套钧瓷烧制技艺。
正是有了这些艰难的经历,李雪亚不但深谙钧瓷烧制技术,同时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在此基础上,她结合个人在钧瓷烧制实践中的感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设计的作品既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又能使器型美与工艺美完美结合。
坚守传承
多年来的刻苦钻研,使得李雪亚的设计、思路自成一家,钧瓷制作技艺日趋大成,每件手拉坯作品出手,必是佳作。李雪亚以女人特有的细腻,感悟形体线条动感。她所烧制的手拉坯作品,充满了人性与泥性的碰撞与升华,体现了朴素的哲理与钧瓷窑变的共鸣。经她拉制出来的作品,每一个经炉火的煅烧自然形成的画面,仿佛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一段感情。
熟悉李雪亚的人都知道,她在创作时会不断调整细节,一些出其不意的灵感给她带来了不少好作品。这种创作能力,来源于她的钧瓷制作技艺。在李雪亚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就是能手拉坯。这项传承已久的技艺,能够将艺术家的构思通过柔和的手感和精巧的雕琢完美地呈现出来。李雪亚的手拉坯作品风格多样,或端庄大气,或清丽婉约。她以女性的视角、女人的情怀和女子的灵巧,向鉴赏者展示着女性钧瓷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
匠心筑梦
在李雪亚看来,想要创作出一件好的钧瓷作品,离不开三个方面:一是锤炼技艺,要有能把独特的灵感变成实实在在作品的能力。二是感悟文化,这个文化既包括厚重的钧瓷文化,也包括其他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要能够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用于创作。三是不断创新,要不断从当下的审美和艺术走向中感受时代的脉搏,创作出更多贴近现代人生活的作品。
李雪亚说,首届中国钧瓷壶艺大赛上的获奖作品,大多是原创、极具文化内涵的作品,这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她认识到只有不断在创作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以新的艺术形式来适应当下,才能脱颖而出。钧瓷创作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还要不断尝试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取灵感。
在长期的钧瓷创作中,李雪亚利用钧瓷优美的造型和天然釉色,使钧瓷呈现出婉约、缠绵的柔美气质。她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融于作品之中,彰显出真善美的本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作品清新脱俗、灵动自然。女性钧瓷艺术家的自身特质,使她在创作时习惯运用一系列细腻、柔和的元素,为作品增添别样的色彩。
作者:刘迎旭 文/图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