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冬小麦春季管理已经进入浇灌“返青水”的关键时期,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针对水资源匮乏、地多井少、浇地排队“抢水”的实际情况,当地充分发挥涉农部门和265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500余名镇村党员干部分赴田间地头,根据苗情和墒情制作浇地“课程表”,科学有序指导群众浇灌麦田。
“这个麦子浇的早了怕冻,浇的晚了怕浇不到手,村干部就给制定了一个课程表,大家按顺序浇,不用抢,该浇的时候,到那天直接就给你浇了。”肥乡区元固镇索家寨村村民陈海洋说,由于井少地多,种植的10亩小麦年前没有浇上冻水。春节刚过,当他打算趁着机井空闲要提前浇灌麦田时,镇村干部来到他的地头,及时根据他家中麦田土壤墒情制定了“浇地课程表”。
“我们联合农技人员,根据每一个村庄每一块麦田的墒情苗情,制定了浇地课程表,确定每一个地块的最佳浇水时间,墒情好的适当推迟晚浇,墒情差的让他早浇。全力以赴帮助群众解决春灌春管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农民群众浇地排号不拥堵,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元固镇春灌党员帮扶小分队高江霞介绍说。
针对农民群众在春灌时遇到的这种情况,肥乡区成立了265支由区涉农部门农技人员和镇村党员干部组成的春灌帮扶小分队,对各个村庄每家每户麦田土地墒情和苗情逐一检测登记,按照检测数据制作了“小麦春灌时间安排表”,“浇地课程表”明确了每家每户的浇地亩数、灌溉时间、帮扶人员,并详细列出了浇地顺序。
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闫景瑞介绍。“目前,全区36.2万亩小麦一类苗达31.5万亩,占比达87%,二类苗4.7万亩,占比13%,全区冬小麦已浇灌“返青水”18.5万亩,有了“浇地课程表”,农民群众春灌时再也不用去“抢水”。”
作者: 张存良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