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普洱思茅区:完善乡村水利设施 着力夯实发展基础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王梅 鲁海杨
  • 2023-03-29 17:45:38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稳产保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不断完善乡村水利基础设施,通过实施水源工程、提调水工程、河道治理等,最大限度提升水资源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利用效率,为全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提供高质量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

思茅区云仙乡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广泛,辖区内分布着洞穴、落水洞、地下河,导致地表径流相对匮乏。尽管降雨量不少,但降水很快渗入到地下溶洞,形成暗河,人畜饮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长期以来,云仙乡集镇无水库工程供水,仅利用小管道、小水池、小水窖联合供水,调节功能有限,使得人畜饮水季节性缺水严重。为有效解决村民饮水安全,2019年以来,思茅区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在云仙乡先后实施了大力气水库管网配套工程及金子塘抗旱应急提水工程,总投资约6350万元,大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夯实水利基础。

“大力气水库的建设保障了下游云仙乡机关站所中心院校、集镇及周边黄竹林村和桃子树村22个村民小组60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金子塘提水工程的建设解决了云仙乡腰带路沿线最缺水的大地、干坝、黄竹林、芦山4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6730余人的农田灌溉用水及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思茅区云仙乡副乡长罗贤表示,水利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云仙乡辖区内“大水源”供水、“大管网”送水,彻底解决了云仙乡季节性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水利支撑和保障。

村民灌溉农田。

仲春时节,位于思茅区思茅港镇那澜村那板小组的农田里,一行行人参果硕果累累,果粒饱满多汁,再过几天,这些人参果就会有人直接到地里采摘收购。在周边地里忙碌的村民介绍,眼下农作物长势好,收成好,得益于农田周边的河道建设得好。

“这个河道改造以后,在周边种人参果、种农作物都方便了。以前雨水天,河道涨水,农田会被淹没,现在沟渠直接连通到地里,不但浇灌方便,也不会淹没农田了。农作物长势好,能卖个好价钱,收入自然就更多了。”思茅港镇那澜村那板小组村民董加会在地里忙活着。

“河道没有改造以前,没有机耕路,农作物都要靠人力扛。现在好了,河道宽了,有了机耕路,来地里干活,三轮车可以直接骑到地里了。”思茅港镇那澜村那板小组村民姚文芝一边掰玉米一边说道。

大中河那澜芒垒至那板段河道。

位于思茅港镇的大中河那澜芒垒至那板段河道治理起点为那蚌小组,末端为芒约小组,主要防护对象为大中河沿岸的村庄和农田,项目概算总投资1719.45万元,工程于2021年1月实施,到2022年3月底,完成治理长度4.96公里。河道治理采用格宾石笼挡墙,将原来3-4米的河道扩宽至20米,既方便沿线群众农田灌溉饮水,同时还能在雨季有效防洪。

近年来,思茅区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提升乡村堤防的防洪标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创造良好农村人居环境。2022年,南屏镇、六顺镇等13个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开工建设,南岛河、龙潭乡等5个集镇供水工程加快推进,大中河那板段河道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大力气水库顺利下闸蓄水。“十三五”以来,思茅区累计完成水利固定投资24.26亿元。

“乡村振兴战略与水利工作密切相关,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都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思茅区水务局局长欧修毅表示,2023年,思茅区还将开工建设箐门口水库水源补水工程和老鲁箐、老彭寨水库,推动尖山、螃蟹箐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完成思茅河生态饮水工程和5个集镇供水项目。

作者:王梅 鲁海杨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