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内蒙古杭锦后旗:农牧业规模化让 “粮仓” 更丰盈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李昊
  • 2023-03-30 16:53:26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团结镇民治桥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温室大棚,满眼都是葱葱郁郁的景象,拳头大的香瓜已经上市,散发着香甜的味道。

民治桥村党支部书记高有利介绍说,“我们合作社于2020年流转农民土地1000亩,打造特色蔬菜生产基地。2021年、2022年村集体又流转土地200亩,建设74栋高标准温室大棚,再返租给农民,大棚每年预计收入1.2万元,温室每年预计收入2万元,通过规模化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团结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温室大棚项目总面积4000平方米,温室可以实现一年种植三茬,大棚可以实现一年种两茬,既提高了温室大棚综合利用率,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温室大棚“再淘金”。

依托10万头奶牛生态乳业园区,杭锦后旗利用农牧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通过金融、项目等支持,带动双庙镇、蒙海镇、二道桥镇等周边镇村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用于种植玉米饲草,为乳业园区打造饲草基地。

据了解,2022年,杭锦后旗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8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5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引进中化农业推广“耕种管、收储售”保姆式托管及菜单式半托管模式,土地托管服务面积70多万亩。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不仅可以促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而且可以激活资源、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同时,杭锦后旗抓住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契机,努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步到位集成配套节水灌溉、盐碱地改良等技术,全面实现水肥一体化。2022年完成1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大破大立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30%以上。重点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50家,推动耕地集中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实施“百企百园”工程,每个乡镇每年力争建设1—2个产业融合型园区。2022年全旗实施设施农业5610亩,规模化养牛场达到78家。重点打造了陕坝现代农业公园、头道桥“四级联创”全域种植业绿色生产等各类特色精品示范园区44个。全旗所有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集聚,全面落实“四控”技术,努力在争创黄河流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中争当排头兵。

下一步,杭锦后旗将紧扣“地、水、种”和“粮、肉、奶”六个重点,依托规模化经营全力实施强农惠农“九大工程”,2023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建成团结镇、二道桥镇万亩节水示范园区,争创黄河流域百万亩节水灌溉示范旗、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持续建设全国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建成头道桥糯玉米、二道桥红干椒等万亩种植加工科技示范区10个。整旗推进奶业生产能力提升,全旗奶牛日产鲜奶1200吨,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7.5万头、360万只。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