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春风,吹绿了满田蔬菜,看着眼前成片连方、长势喜人的白菜,李建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李建华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向阳乡阿盈村,今年44岁,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
阿盈里村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寒凉,昼夜温差大,种植出蔬菜病虫害较少,口感也不错。4年前,李建华在种植烤烟的同时,一口气种下了50亩豌豆苗,开启了他的蔬菜种植之路。
李建华查看白菜长势。
因为前期做足了“功课”,第一拨豌豆苗就实现了丰收,亩产值近3000元。豌豆苗每年只用点籽两次,间隔50天左右就可以重复采摘,一年下来可采摘5到6拨,李建华估算,50亩豌豆苗全年毛收入达80多万元。
尝到甜头的李建华更加坚定了信心,于2020年又种下了40亩豌豆苗、40亩白菜和20亩芫荽。
这年春节前夕,正值豌豆苗收获之际,李建华跟商贩谈好了价钱,买了50多个箩筐准备采摘,谁料一场大雪却把待采的豌豆苗全部冻坏。
“到嘴的鸭子飞啰!”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建华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蔬菜种植是“靠天吃饭”,要随时关注天气预警预报。
今年,李建华种植白菜、豌豆苗、芫荽、烤烟共计150亩,除了自有的50亩土地,其余土地都是以1200元每亩的价格从本村其他村民手里流转过来的。蔬菜种植用工需求不小,李建华的种植基地给村里人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里人得空可以到菜地打工。自己种植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还能带动乡亲们增收,这让李建华很高兴。
阿盈里村海拔较高,周边没有河流,农业生产用水一直是困扰村民们的大难题。2009年以来,泸西县烟草专卖局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陆续在阿盈里村修建了500多口地边小水窖,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种植条件。
2021年,李建华在自家宅基地新建了一幢三层半的楼房,“我家里现在有6辆车,小汽车、小货车、面包车各1辆,还有3辆三轮车。”李建华掰着手指头细数。
当然,最让李建华高兴的事是,他的大女儿去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昆明一所小学任教。“等忙过这一阵,带着妻子去昆明看女儿。”收着地里的白菜,李建华说道。
作者:陈乐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