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西省阳泉市委人才办、盂县人民政府、乡村复兴论坛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术指导,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的第二届大学生乡村振兴(阳泉)建筑(闲置空间)创意设计大赛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展出并颁奖,由北方工业大学团队为盂县神泉村吕祖庙设计的《于泉·山间流转》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胜出夺冠。
阳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所军在颁奖仪式上致辞。牛小宣 摄
据大赛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孟臻介绍,阳泉市是一座以煤矿经济迅猛发展而知名的工业城市,历经数十年城市化发展,众多远离城市中心的村落成为藏于深山的“遗失明珠”。为充分盘活村落闲置资源,阳泉市连续两届与乡村复兴论坛组委会携手合作举办全国性建筑创意设计大赛,旨在通过省校合作机制,引导高校学子积极投入地方乡村振兴行列。大赛自开办以来,围绕盘活村落闲置资源融入现代化生活需求,公开征集了一批创意性强、地方特色突出的设计方案,打造形式新颖、功能多元的阳泉乡村新场景、新地标、新名片,为当地居民与游客提供新体验。
参赛选手集体合影留念。牛小宣 摄
本次大赛延续首届“乡村建设融汇青年智力、人才振兴壮大集体经济”主题,以5处具有山西特色的农村闲置空间为竞赛题目,于2022年4月起面向国内外建筑高校青年学子发起方案征集。大赛得到国内外院校的积极响应,自活动发布以来,吸引了125所境内高校及澳门科技大学、爱丁堡大学、阿莱德莱大学、米兰理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多所境外高校学生及青年设计师共479支团队近2000人报名。历时4个多月报名、实地考察、高校宣讲、作品提交等环节,筛选出147件为乡村闲置资源“量身定制”的创意方案,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学者及知名建筑师组成的评审团的共同考评下,评选出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3组、优秀奖9组及入围50组。由北方工业大学团队为盂县神泉村吕祖庙设计的《于泉·山间流转》,以游线清晰的场地脉络、融入环境的设计尺度,获得评委们的青睐,一举夺魁。
连续两届乡建大赛,成果丰硕,效果显著,青年力量为阳泉10处乡村建筑与闲置空间吸纳了300余份丰富乡村业态、提升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案。方案从业态规划、功能运营、空间创新等方面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有效地激活了乡村内生动力。如何延续大赛效应,调动乡建激情,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乡建人才引育机制,确保方案落地?
北方工业大学团队创作的《于泉山间流转》获本次大赛一等奖。牛小宣 摄
在同期举办的阳泉校地共建座谈交流会与清华人才专场宣介会上,阳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所军表示,大赛作为行业智慧的共享平台、获奖作品的实践平台、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乡建成果的传播平台,其“平台效应”日益凸显,成为青年一辈渴求施展抱负的“集结地”,给建筑、设计行业的青年一代带来了更多令人惊喜的成果。青年建筑设计大赛作为一大思路,是解决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要求、农民切身需求同市场需要相衔接的关键一招。阳泉市以此为契机,将省校合作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共建了一批智库基地、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推出了一批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已成为市人才工作的品牌项目,未来将通过紧密配套的一系列大赛成果展、人才推介、校地共建工作站活动,实现各领域人才合作,重点加快优秀作品及其团队的深化合作,全力推动落地生根,建立起竞赛引才、人才引智的乡建模式和人才平台,成为县域乡村振兴指南提挈。
作者:牛小宣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郑海燕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