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年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发布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实施方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强院助农五年行动方案暨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年工作要点》,旨在通过一系列举措,巩固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成绩,进一步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科研成果中试熟化转化,推进科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值得一提的是,大会首次发布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天府农科”公共品牌并进行了授权使用签约仪式,这被视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据悉,目前“天府农科”商标涉及4大类,涵盖粮油、果菜茶、鲜花、加工产品等40种商品和服务,已在“冉义贡米”“阳平奶品”“高黄酮面粉”等科技产品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其中,“冉义贡米”采取院、企、地、村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在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打造冉义贡米有机种植基地,为消费市场提供质量可靠的高端优质香米;“阳平奶品”产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阳平种牛场,依托四川省农科院特色养殖、加工技术,为大众提供营养价值超国标、新鲜健康的牛奶制品。未来,“天府农科”品类将不断拓展,逐渐形成涵盖粮油作物、畜禽水产、经济作物、农机装备、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农村经济、天府农科智库等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支撑的科技产品体系。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牟锦毅表示,利用不断搭建的产品产业化平台和科技支撑的产业化基地,近年来该院研发出了一批高品质、高颜值、高价值的“川字号”特色科技产品。“怎样将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牟锦毅表示,天府农科品牌的运营发布,就是要整合资源用品牌为科技产品赋能,培育更多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科技产品,将“天府农科”塑造成知名优质农产品品牌。
此外,为夯实建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现有科技成果中试示范基地基础上,遴选出院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综合试验站10个,分别是:简阳玉米、德阳水稻、郫都粮经复合、简阳粮经复合、乐至生猪、雅安鲟鱼、龙泉伏季水果、朝天高山蔬菜、嘉陵蚕桑、蓬安绿色经作综合试验站。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综合试验站将进一步提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助推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据了解,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两年来全院科研产出成果丰硕,获省部级成果奖46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276个,75项技术入选2023年度农业主推技术,22个品种入选2023年度农业主导品种,获专利授权387件;科技推广成效显著,示范推广科技成果234项,累计推广面积1427.9万亩,成果转化率稳定在80%以上;科技产业增效突出,2022年全院创新创业收入突破8000万元。
作者:李文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