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草长莺飞。走进陕西嘴巴公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辛勤地工作,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繁忙景象。礼泉县烽火镇小应村群众尚忠教正推着手推车运送化肥,他时不时地用衣袖擦一下额头的汗水,装车、运送、卸货,尽管腿部患有疾病,却丝毫不影响他这一系列娴熟的动作。
自2017年以来,尚忠教一直在嘴巴公社打工,月工资近3000元。尚忠教全家3口人,老伴58岁在咸阳打工,儿子30岁在江苏打工,他本人也想外出找个工作,但又舍不得家里的一亩三分田。
正是“家门口”工厂,彻底解决了尚忠教的后顾之忧,也让他能够安心就业。陕西嘴巴公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烽火镇小应村北,该公司业务主要分为3大块:万头养猪场、36个温室大棚,种植阳光玫瑰、黄金蜜葡萄、彩色小麦。该公司建成以来,固定用工20-30人,零工每天用几十个人,吸纳了很多像尚忠教一样来自本村或周边村的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在这里打工真的很好,离家近不说,每个月还能挣两千多块钱。”礼泉县烽火镇王堡村聋哑群众赵咸红一边向人比划着,又担心别人看不懂她的手势,一张微黑的脸庞因为急促变得通红。话语间,同在嘴巴公社打工的赵咸红的丈夫走了过来,据介绍,夫妻俩从2016年开始在园区打工,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工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礼泉县烽火镇小应村脱贫户张飞远,全家共3口人,媳妇,一个智障儿子。平常媳妇在家照顾儿子,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他肩上,家庭日常开销大,想外出打工又牵挂家里,张飞远一时陷入两难境地。后来他在嘴巴公社找了一份工作,月收入相对稳定,闲暇之余,一边干地里的农活,还可以帮着媳妇照顾儿子,一家三口倒也其乐融融。
近年来,礼泉县始终把就业帮扶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发挥社区工厂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政府主导推动、重点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互动、能人大户联动、干部帮扶促动等措施,建立市场主体与村、与脱贫户紧密利用联结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我们对企业实地考察,与脱贫户现场交流,了解脱贫户的工作岗位、收入及家庭情况,根据企业上报的脱贫户,在扶贫专网审查、复查、核实,对于吸纳脱贫劳动力较多的企业,由县人社部门认定为社区工厂,落实奖补性政策,促进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礼泉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礼泉县共认定社区工厂6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82人,其中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34人,人均月收入近3000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望。
作者:张美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