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省乐清市的岭底乡山清水秀,但却也一直苦于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上乘却身在深闺无人识。如何破解山老区农村资源分散、资金短缺的发展难题?
岭底乡党委的办法是:探索高山农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共富”转变。据了解,乡党委牵头全乡11个村,通过“村级贷款自筹+共富基金入股+社会资本助力”的方式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共同成立岭底山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由各村党组织牵头对村内闲置土地进行整合,引导村民种植高山农产品。“强村公司”再以略高于市场采购价进行提前订购,并按照预估产量预付20%定金,一举带动种植集约化、规模化,同时降低村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光有公司还不够,要形成有知名度的农业品牌,产品质量也要有保障,这是基础所在。为此,岭底乡建立了“一品一码”质量溯源机制,并与省农科院、庄稼医院合作成立“高山农业服务站”,邀请专家团队提供全周期技术指导,建立品质把控小组,对农产品采摘、分拣、包装、加工等环节全过程把控。
以白枇杷产业为例。如今,经过修枝、套袋等种植技术的升级赋能,岭底白枇杷鲜果甜度可达16度,优质果品率提高了50%,更获得了2022年浙江农业之最枇杷擂台赛二等奖。同时,岭底乡贯通“电商直播+专柜直销+物流直达”营销体系,打造区域性农产品爆款。2022年,白枇杷上市5天内,销量就突破2万箱,销售额达27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岭底乡在保证公司效益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提升农户效益,近350户农户共增收200余万元。公司还将11个村的分红比例从22%的股份占比调高至33%。2022年,村集体分红超100万元。此外,乡里专门成立“共富基金”,将所得分红委托乡慈善分会统筹使用,实现盈利循环式帮扶,提升全乡“提低”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岭底乡已投入帮扶资金48.6万元,帮扶困难群体500余人次。
作者:吴健锋 邱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