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长篇小说《热雪》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3-04-25 16:34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魏思慧

4月23日,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作家出版社、天津作协等主办的王松长篇小说《热雪》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

《热雪》是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长篇小说,也是作者计划的“乡村四季”第一部《暖夏》之后的第二部作品。小说重点塑造了以村长赵老柱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时代农村的新人物,尤其对钟圆圆,这一以新思想、新思维开始创业,投入到乡村振兴中的回乡青年形象刻画尤其生动。同时从历史沿革、文化振兴,尤其是大农业的建设给农民带来的新变化、新精神面貌等多角度描写了乡村的变化,揭示了在农村生产结构转型过程中,在新与旧、集体与个人、国家大局与小家利益的冲突中,人们内心的起伏和变化。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热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真实表现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重要作品。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在讲话中表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既是向我们今天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土地,伟大的实践致敬,也是向周立波《山乡巨变》等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致敬。是用文学的方式,来回应时代的呼唤,它不是简单地对现实进行记录,成败与否,最终还是看文学性的呈现。希望创作配得上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学新经典,向人民,向时代,向历史交上合格的文学答卷。现在该计划已经出版了四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用心描摹中国人民的精神图景和心灵世界,记录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刻画当下中国人民最热忱最深切的追求和奋斗,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实践,达到了设立该计划的预期。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在致辞中提到,《热雪》在选题之初,就受到作协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作家出版社从各个环节都予以倾斜和关注,资深的编辑进行审阅编校,与作者王松多次进行沟通,还专门组织了专家改稿会。王松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非常虚心听取专家们的意见,来回修改三四次,从语言、结构包括叙事的节奏和主题的展示等多方面有多次的调整,才终于有了今天这部优秀的作品。“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第二批出版计划现在正在遴选当中,不久将正式公布。作家出版社将以此为契机,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反映时代变革的精神力作,以文学力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在致辞中说,中国作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和全局,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性实施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必将有力地引导引领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作协和作家出版社紧密联系作家群体,推动和各省市的深度深化的合作,提升了作品的品质,为创作出版有时代温度的精品力作提供了保证。通过该计划,一批聚焦中国新时代的作品正在孕育、催生、出版、转化、传播,它们带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使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呈现新的美学的面貌,给大家一个新的艺术高度,用文学之力,传递蓬勃向上的时代之音。正因为有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王松的长篇力作《热雪》应运而生。《热雪》能够纳入该计划,源于作家王松的笔耕不辍,源于中国作协、作家出版社重视、支持,也是源于作品对人民群众需求和时代生活的召唤。天津也一直高度重视反映新时代作品的创作,特别把现实题材创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交流研讨为契机,从宣传部、从文联、从作协开始要带头来践行推动,积极发挥天津知名作家的创作引领作用,创作出更多的思想与文学并重,让人喜爱的文学作品。

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岚表示,这部作品能充分感受到王松作为一个作家的人民情怀和创作方向。他始终走向生活的深处,走到人民当中,努力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复兴贡献出作家的文学力量,以人民的立场去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诗史,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才有了作品的筋骨、力道、高度和厚度。

天津市宁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裴治在致辞时说,宁河区是王松曾经耕耘奉献的挂职工作地,也是小说《热雪》的创作背景地,希望宁河成为更多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地。王松老师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基层、紧贴群众,先后组织开展创作采风、文学下乡等活动十余次,为本土文学作品研讨69次,帮助辅导30余人,改稿活动百余次,累计达50余万字。他带领宁河文学创作驶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50余篇。培养了11人加入天津市作家协会,1人进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宁河本土文学创作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与会专家认为,《热雪》对当代乡村所处的时代位置和发展状态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展现了作家出色的观察和洞察时代历史的能力。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淀,如在眼前的众生百态,独特的口语化表达和高潮迭起的精彩故事,形成了王松小说的艺术特色。《热雪》以传统的评剧在乡村文化振兴和建设中的作用,以大农业为发展方向的乡村生产形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集体经济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线索展开,同时刻画了几个中间人物和落后人,表现了在流转土地和发展大农业的建设过程中,他们心态的变化和思想意识的改变,使书中的人物生动、丰满,且富有戏剧性,也去除了脸谱化的倾向。《热雪》是一部新农村建设的赞歌,它并不高亢,但它也不过于低沉,它的唱腔恰好在真实与向往的音准上,因此格外明朗动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颜旭

作家简介:

王松,祖籍北京,现居天津。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国作协第八、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文学创作一级,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在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单行本及个人作品集数十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烟火》《暖夏》《寻爱记》《爷的荣誉》等,中篇小说《红骆驼》《双驴记》《红汞》《哭麦》《事迹》等。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各种文学奖项。曾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中篇小说《红骆驼》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