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
谷雨立夏农忙时,农业强国开局呈现良好局面,各地“三农”开局之势、开局之为也逐渐清晰明朗。
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中,哪些省份率先起势、率先领跑?浙江回答了这个问题。
开局之年,浙江一方面找准新时代新征程浙江三农新方位,初步搭建现代化浙江“三农篇章”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将目标、定位细化成“任务书”“施工图”,初步形成了一套浙江三农新打法,贡献了不少三农领域叫响全国的浙江探索和浙江模式。
过去,浙江三农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放大领跑优势,乡村振兴看浙江,成为全国共识;现在,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局,“浙江先行”又成为新的趋势。
农业强国开局,浙江何以先行?
“四个全国唯一”
浙江三农在全国三农版图中,位次如何?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今年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给出了充分的判断:“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中推动浙江三农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放大领跑优势”。
作为一个“七山二水两分田”的沿海省份,浙江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更成为我国唯一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
浙江三农为何能够领跑全国?这方面,浙江有四重极为特殊的优势。
第一,有理论引领。浙江是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对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推动三农工作思路大创新、内容大拓展、机制大变革,形成了一批浙江三农金名片。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总书记20年前作出的“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重要内容。从当时浙江确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到“十三五”规划提出“努力建成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农业强省”,浙江在农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形成、不断巩固,基本确立了特色精品农业大省的地位。20年来,浙江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中推动三农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放大领跑优势。
第二,有政策优势。浙江三农,在全国来看,有极为特殊的政策优势,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全国唯一——
第一个是全国唯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且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正式落地浙江。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从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战略格局中找寻实践路径,成为了全国乡村振兴的先行者、领跑者浙江的特殊且极为重要的使命。
第二个是获批创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2018年8月,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签署了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合作协议,浙江省成为全国唯一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2021年,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印发《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高水平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样板。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浙江三农工作不断迭代升级,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引领作用明显。
第三个是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今年年初,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数字乡村引领区。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独一份”,既是对此前浙江数字乡村建设探索经验的肯定,更意味着新担子、新使命。让数字创新基因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肌理,部省共建的数字乡村引领区需要“挑大梁”。
第四个是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作为典型的丘陵山区省份,浙江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之上,浙江正在创建全国唯一的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
第三,有基础支撑。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三农”工作谋得深、干得实、跑得快,农业农村发展多项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特别是2022年,浙江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罕见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等不利影响,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9年来首次突破3%、达到3.3%;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5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68.3%,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第一;圆满承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获批创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数字乡村引领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可以说,成果丰硕、亮点纷呈,这为浙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浙江如何做到?
开局即领跑,起步就起势!
开局之年,如何展示开局之力、开局之势、开局之为?浙江三农以先行示范的姿态,完美做到了这一点。
农业强国开局,“浙江先行”首先是顶层设计先行。今年2月,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为浙江“三农”定下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高水平推动浙江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先行的精彩‘三农篇章’。”
本场会议,也为新时期浙江三农工作锚定了五个重点——
“全方位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全省域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链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景式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全维度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
随后发布的浙江省委一号文件,聚焦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乡村振兴,锚定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目标,结合省情、民情、农情,就做好今年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具体举措,作出针对性的部署安排。
可以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既是浙江全年三农重点工作的“任务书”,也是指导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强国、浙江先行”的“施工图”。
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这是一条极具浙江辨识度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浙江省委一号文件围绕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的目标,浙江谋划出了“126X”体系建设:
“1”就是一个根基,就是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落实好粮食安全以及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这是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头等大事。
“2”就是农业“双强”,要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着力打造农业科创高地、国家丘陵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
“6”就是六个“百千”工程,浙江将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补短提能,大力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六个“百千”工程。
“X”就是培育壮大“十业万亿”乡村产业和“百链千亿”农业全产业链,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及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强国开局,“浙江先行”其次还是特色引领。
1月28日,浙江省委在杭州召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这场“开年第一会”上,浙江省委明确,今年将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实施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
“农业强国,浙江先行”的关键特色,也在于新时期浙江三农工作,以三个“一号工程”为引领,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和乡村振兴示范省。
具体来说,围绕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浙江提出把数字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蓝海,全力打造数字乡村引领区。包括全力打造数字乡村引领区,包括培育数字农业新形态,打造数字农业新装备,布局数字农业新基建等。围绕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浙江提出提能乡村地瓜经济,开辟高效生态农业强省新空间。包括,扩张农业外向力、增强农业竞争力,彰显农业品牌力等。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浙江提出提升乡村营商环境,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活力。包括,深化农业农村投资“一件事+明白纸”集成改革,深化强村富民“四拳八招”集成改革,以及深化“钱、地、人”要素配置集成改革等。
顶层+特色之下,“农业强国,浙江先行”开局良好,而且为全国贡献了不少浙江探索和浙江经验。
三场现场会,三大“浙江探索”
有基础、有顶层、有特色,现代化浙江的“三农篇章”开局,也为全国贡献出了不少“浙江探索”。
而且这种探索,从产业、农事、乡村建设、城乡融合等多角度、多领域破局,现代化浙江的“三农探索”呈现出全面起势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以三场“现场会”的形式,加快在全省推广。
首先,以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破局农业强国“农事”革命。
第一场现场会时间为4月20日—21日,浙江省农业“双强”推进暨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召开。在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上求突破,让农民有机用、有好机用,是浙江提出的农业“双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想要破解的“难题”。农业强国开局,浙江农业“双强”也找到了升级的新抓手: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
这方面,浙江提出今后五年,浙江省将建成150个以上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200个以上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以及约1000个各类涉农主体自建专业农事服务站点,实现涉农县农事服务功能全覆盖。浙江把农事服务中心作为农业“双强”的要素集聚平台、服务集成平台、技术推广平台,通过变革重塑,再造精品,把农事服务中心打造成农业“双强”新的标志性成果。现场回到召开也意味着,浙江掀起的这场“农事”革命,正在加速、全省推广过程中。
其次,以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为抓手,破局乡村数字经济提质。
第二场现场会时间是4月25日—26日,浙江省召开全省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作为浙江四个全国唯一的金字招牌,建设数字乡村引领区是浙江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制胜一招,是数字浙江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一步。今年是实施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的开局之年,浙江以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以乡村数字经济提质撬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找到了一条破局的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的数字乡村覆盖面很广,跳出了就数字而数字的逻辑,呈现出多元攻坚格局,而且以数字为方法,推动乡村实现数字治理,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迭代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群众数字素养,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等等。
第三,以“一县一链”为抓手,破局城乡产业振兴。
第三场现场会时间是3月29日,浙江省山区海岛县“一县一链”现场推进会在常山召开。会议提出,以山区海岛为切口,以“一县一链”建设为抓手,振兴乡村产业,加快推进“城乡提升工程”,努力打造浙江城乡提升产业振兴新样板。会上,浙江也提出了具体目标:力争到2025年,山区海岛县重要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基本建成,累计打造产值超10亿元的省级农业全产业链40条,其中超50亿元的5条以上,力争年产值超百亿“链主”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农业强国,浙江先行”的一大关键,在于强调“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增强“县城产业平台带动能力”。其逻辑正是,要把县域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基础单元,以县域为单位,为全国县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示范,成为了“农业强国,浙江先行”的关键所在。
全链培育,打造精品强链,“农业强国,浙江先行”的另一大关键,就是以农业全产业链为抓手,立足地方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抓好新业态培育,坚持差异化发展,打造消费者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而浙江“一县一链”的新打法,把这两大关键结合在一起,找到了破局的新解法。
作者: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三农学者 杨建国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