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走进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红旗乡,随处可见杏树或探出墙头、或昂首挺立、或依偎山坡,呈现出一派“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的景象。每到丰收季节,红旗乡的杏子可谓是“炙手可热”,备受人们青睐。
今年,红旗乡坚持“产业强乡”发展理念,在前期调研走访、统筹谋划的基础上,计划在全乡11个村培育包核杏15万株,集中建设包核杏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奖补的形式,鼓励农户发展和扩大良种规模,构建全乡特色产业发展体系,打造红旗名片。
“但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如何获得群众认可,如何获得人才、技术支持,如何在群众增收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一系列问题。”红旗乡人大主席范多福说。
近日,红旗乡协商议事会就“如何利用包核杏特色产业优势打造红旗名片,实现农户收入与村集体经济双增收”事宜开展了协商议事活动。
“就我们扎马圈村来说,栽种杏树灌溉困难、交通不便,劳动力也不足,能否有一个好的办法让发展包核杏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家家户户受益的好事。”扎马圈村党支部书记裴宝坦诚相见。
富业寺村杏树种植户代表马国文说:“我已经种植杏树很多年,今年,我打算在原有15亩杏树林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新的品种,但是缺乏专业技术,希望能在这方面获得支持。”
“我看网上有很多‘共享果园、共享菜园’的成功案例。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认领杏树的模式,减少前期投资。”
“地理、交通条件好的村集中连片种植,形成规模后,可以乘着唐汪杏花节的东风,打造‘杏花村’,举办‘杏花节’,在提高产业增收的同时,促进旅游增收……”
会上,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结合红旗乡实际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经过充分协商讨论,达成了转变种植模式、加强人才引进、依托旅游增收、拓宽销售渠道等共识,在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为今后包核杏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小小包核杏,富民大产业。截至目前,红旗乡已完成15万株占地33余亩的包核杏育苗。
红旗乡党委书记杜生会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抓好协商议事后半篇文章,把协商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的着的实际成效,确保协商成果落地生根,以‘小产业’实现‘大发展’,把包核杏打造成为红旗乡独具特色的名片。”
作者:王亚海 薛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