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023中国农业服务者大会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作专题演讲。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李国祥: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从国家大战略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服务,与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的。
一、建设农业强国是全局性历史性目标任务
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我的理解都是现代化进程当中的不同阶段。作为当前或者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就是乡村振兴,2035农业农村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是农业强国。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历史,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整个进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土地革命、国内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现在又分成三步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主要是补短版,强弱项。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主要是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针对农村劳动力劳动的特性,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再加上科技的发展,主要是填补农业劳动力所留下的空缺,解决农民走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
二、保障粮食等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特色,是农业强国的重要典型特色之一。农业现代化服务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所有制不一样,经营主体不一样,经营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家都围绕社会化服务,但是社会化服务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经营体系提出了双层经营体制,这是我们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特色,或者是农业强国的典型特征之一。中国跟别的国家不一样,国外搞私有制,我国是集体所有制。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是中国特有的。社会化服务从整个大的农业经营体系来看这种定位,社会化服务是怎么走来的?接下来会向哪个方向走?我提供自己的观察,这个观察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就是提供作业,主要是针对农村人口的变化或者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所带来的,中国城镇化或者农业现代化,不是赶农民,农民走了,没有人干农业了,社会化服务来替农民干。早期到农村调研,山村搞社会化服务口号就是农民出去打工,我帮农民打工,这就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肯定不局限于这个。中国人口的变化,中国城镇化必然会带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过去讲粮食危机,其实不是的。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里面未来大概人口大量减少,现在已经降到5亿,2050年可能要降到2亿,甚至2亿以下。老龄化、高龄化社会也会出现。
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60-69岁,中国农村老龄化人口明显高于城市,城镇人口是65%,农村人口是35%。但是60-69岁占35%,相差好几个百分点。70岁以上的城镇只占32%,农村占了接近一半。日本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力量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重要主体:无论农业生产经营,还是农业资源要素配置,都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权益。未来是职业农民,职业农民进一步分化。党和政府:组织者、领导者。农村集体:地位变化中,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过去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很明显,未来或者现在可以看到农村集体发挥的作用不断显现,有的地方农村集体的作用非常明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或者提供者:可能会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社会力量:常态化帮扶,如东西合作。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0
1.0版本的构成,一个是小规模承包经营者(小农户),因劳动力转移、缺乏劳动力,需要社会化服务帮助田间作业。年轻人的劳动观念在转变,如果让他自己劳动,他觉得很辛苦。这样农业社会化服务应运而生。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大田托管、菜单式或者全程托管。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提供田间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因为一家一户面积比较小,平均每户不到10亩地。每户按照耕地质量,当时承包地的时候土地分成好多块,大部分都是小型的,机械用不上,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非常有限。有的地方的农民信誉比较好,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比较好。有的地方社会化服务根本发展不起来,户田间作业的成本比较高,会阻碍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集体或统一经营层作用不明显。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
随着社会进步或者生产关系的改革,进入到农业社会化服务2.0时代,最主要是流转土地,流转40%左右是没有问题的,有的地方甚至更高。从社会化服务来说,承包地的农民不一定种地,把土地流转出去了,承包大户得到的土地,早期的时候也是自己买拖拉机,现在自己不买拖拉机,只是他自己种,不帮别人种,拖拉机就过剩了。田间作业的产前、产后的服务已经开始出现了,机械化的水平也提高了,因为流转了土地,小块地没办法流转,300块钱一亩地也没人要,最主要是看能不能实行大田机械化作业。
土地流转的规模相对比较大,就进入到农业社会化服务2.0时代。我们现在主要处在2.0的时代,最麻烦的事情是一旦规模化之后,土地租金的形成缺乏理性,一亩地租金1300块钱在东北地方已经出现了,过去出现经营者跑路的现象。大块地有人流转,小块地没人流转,现在存在一些抛荒地,党政同责要考核,现在把小块地变成大块田,建设用地又派生新的问题。过去是确权登记、办证,田间地头都上图,现在农村搞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打破小块地,搞粮食的大田作物必须是大规模的,是土地密集型的,这时候提出了集体在当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有的地方在探索,有的是交给经营者,有的是交给集体,土地相对集中。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0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0构成,新型农村集体组织(股份合作制)直接流转土地,直接经营或者委托经营,作业基本上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未来要解决土地租金的问题,国外是两三百块钱一亩地,我们是1300块钱一亩地,与粮食安全是冲突的。农村集体从后台要到前台来。“三权分置”会长期存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者,向经营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交易成本低,且农业机械和物质装备升级空间大。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小田变大田创造可能,现代农田设施维护等责任主体可以明晰。
3.0版的简要评价,是否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特别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相容?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并不断完善制度。关键要规范约束新型农村集体管理者行为,建立现代会计制度。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同版本共存
现实社会中,不同版本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共存,既有1.0版,又有2.0版,还有3.0版。不同版本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共存,是由生产力水平区域性差异决定的。政策导向上,尊重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规律,既不要盲目追求高端化,又不能阻止农业社会化服务地不断升级。要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者要把握机遇,为建设农业强国不断作出贡献。
我就讲这么多,讲得不对的请大家原谅。谢谢!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