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不大,中长的马尾梳得干净利落;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笑容中透露着淳朴;带笑的一双眼,似是让人见到了弯弯的月牙,甚是好看;一条淡色系的花围裙恰到好处……回乡创业快4年了,浙江省武义县坦洪乡西畈村支书蓝丽萍在忙碌与充实中一步步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领头人。
2019年10月,蓝丽萍背着行囊回乡,被选为武义县坦洪乡西畈村党支部书记。刚走上村支书岗位的蓝丽萍,曾有过短暂的错愕与迷茫。看到村集体一年的收入仅有2380元,蓝丽萍的惊讶还没有褪去,压力便已涌上肩头。如何改变村庄面貌?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何让村民增收?当奋斗目标一条一条清晰地摆在眼前的时候,这个娇小的女子开始迎难而上。
2020年,眼尖的蓝丽萍借着一事一议的契机,向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申请了230万元扶贫资金,在村里的闲置土地上建起了1000多平方的茶叶分拣中心。不久后,该分拣中心引来了松阳茶商入驻。由此,村经济合作社与松阳茶商的10年承包合同成为这里的第一张订单。这也意味着,西畈村集体每年将有7万多元的租金收入。与此同时,村里的老人们再也不用背着茶叶紧赶慢赶地前往十几公里外的茶叶市场卖茶叶。根据村里和松阳茶商的约定,在保证茶叶质量的前提下,村民们可随时将茶叶卖到茶叶分拣中心,且价格有保障。
初步统计,西畈村这个茶叶分拣中心年收购青叶可达60万斤,初加工干茶10万斤,能够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村1000多户村民增收。
将现有资源利益最大化,蓝丽萍又将目光对准了那片看着绿意盎然,实则低产低效的毛竹林。她开辟了40亩竹林,在林下种上了三叶青,持着“上有绿意,下有生意”的打算,蓝丽萍计划等三叶青成熟卖出后,就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收益发给村里的低收入农户。眼下,三叶青长势正好,作为这片林下经济区的开发者与管理者,蓝丽萍忙得不亦乐乎。
她的忙碌从山上持续到山下。为了让村里的农产品“走出去”,蓝丽萍自学视频拍摄剪辑、探索农产品直播销售模式;为了让村里的“守妇”能够实现“守富”,蓝丽萍又带领全省首个省级“巾帼共富工坊”的女团成员们在来料加工的海洋里扬帆。不到半年,“巾帼共富工坊”就吸纳了周边100多名妇女就业,发放工资约11万元。
“当初为了梦想走出这个小乡村,现在就是为了自己的这一份责任担当回来创业。”走在西畈村的阡陌之间,眼前是层层叠叠的茶园,身后是竹林下三叶青正在孕育的希望,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蓝姐”的蓝丽萍,娇小的身躯显得愈发渺小,话语却这般宏达。
短短几年下来,西畈村有了大变样。村道上的路灯亮了,照亮了新建的畲族文化墙,文化墙下,蓝丽萍和村民们一起搞活动,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这个畲汉聚居村的和谐与发展被定格于影像,却没有定格于时间的流逝。穿着围裙做新农人,日子很平凡,但回乡的蓝丽萍不平凡。这只归来的飞鸟,背着行囊,也背着责任与执著,她看着山林穿上新装,也看着自己的岁月里生出最美的梦想,一点点开了花……
作者:陶莎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唐旭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