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浙江武义:共富工坊助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燕
  • 作者:陶陶
  • 2023-06-13 12:50:33

行走在浙江省武义县西联乡马口村,共富工坊“哒哒”的马达声和村里的高音大喇叭声在村中回荡,充满浓浓的“烟火味”。这个昔日的移民搬迁集聚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在单子最多、赶活最忙的时候,全村有百来人跟着我干。”有着14年来料加工经验的叶晓英,是最早把工坊办在马口村的创业者。4年前,她在马口村租了几间房子,专门从事来料加工,工坊里现有固定加工人员30余人,加工量大的时候人员还可以随时增加。据了解,村民在共富工坊月收入最多时能达到5000元。因从业门槛低、就业形式灵活、劳动之余还可以兼顾家庭,村中的留守妇女和老人都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马口村地处山区,以传统农业为主,村中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挣钱,老妇幼留守。“以前我们马口村几乎没有产业,年轻人都在外打拼。”马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艳红说。

如何培育增收产业?西联乡党委和马口村“两委”看中了可以带动大家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来料经济。村“两委”主动对接宁波、义乌等地的小商品生产企业,招引了一批来料加工经纪人,利用村里大会堂统建一处马口村来料加工共富工坊,辐射村里8个来料加工点位。目前,该村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已经直接带动本村及周边200余名待业村民再就业,累计发放劳务费超300万元。“共富工坊已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他们带着从大城市学到的管理经验,回来把来料加工行业做得红红火火,实现村里低收入农户、残疾人、低保户、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西联乡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武义县高度重视来料加工产业发展,通过搭建平台、政策扶持、贷款贴息、开展技能培训等系列措施,打造19家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吸纳就业人数900余人,帮助40余名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再就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作为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创新举措,是链接企业与村集体、产业与村民的有效途径。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村两委带头‘跑出门’招引来料加工产业,打造出一批批‘富民之坊’,持续放大家门口的共富效应。”武义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作者:陶陶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