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彬州城关街道:创新机制走出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

2023-06-13 12:50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张燕

近年来,陕西省彬州市城关街道瑶池头村作为市域周边村,始终坚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这一理念,聚焦“守底线、抓发展、兴产业、促振兴”目标任务,立足本地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做优做强设施蔬菜、果业等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发展农旅融合,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分别获得租金、薪金、股金,逐步形成“村集体能增收,农民有收益”的产业发展格局。

盘活存量资源资产。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委会组织开展村级存量资产现状调查,摸清家底,多次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商讨制定村级存量资产盘活方案。本着集中留地、连片使用的原则,通过流转闲置用地、收益薄弱地等,建成850余亩瑶池头扶贫产业示范园以及18座蔬菜大棚。园区主要种植苹果、樱桃、葡萄、蟠枣等本地“土”产品以及行业领先、市场前景好的良品,已形成“瑶池头”商标。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等应季蔬菜,销往城区内各大商超、农贸市场等。2022年产业园实现收益90余万元。

探索抱团联动机制。在前期建园走访调研中,发现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最关键的还是要联合开发、抱团发展。通过镇办协调沟通,将瑶池头周边6个村全部吸纳进来,由街道办负总责,瑶池头村负责日常运行,其余六个村入股,形成“党组织+村集体经济+脱贫户”的三方产业联合体。果园纯利润收益中30%为7个村集体经济所有、40%作为7个村237名贫困户的家庭收入,剩余的30%作为产业园风险防控资金和下年度的周转资金,为产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牢根基。

强化专业人才支撑。瑶池头村深刻认识到产业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果园采取“教授+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在产业园建设前期,村委会先后四次组织村庄能人外出学习,了解果业前沿技术,为果园初步建设打好基础。招聘中级农艺师10人,进行果园日常管护;挑选农业技术较强的村民,在市乡村振兴学院、果业中心指导培养本地专业技术农民39名;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聘请1名果蔬教授,定期不定期查看果树生长情况,指导施肥、打药等工作。

强化后续延链补链。为进一步将农民嵌入在产业示范园产业链上,增强“造血、输血”功能。产业园提供的30个长期就业岗位,经过商讨分配给7个村的脱贫不稳定户,确保不发生返贫风险。农忙时节招聘群众前来务工,解决附近100余人的就业问题。同时,由专业农技师对群众进行技术指导,让每个脱贫户至少1人有一技之长。根据产业园当前发展情况,今年打造出农旅融合观光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进园采摘、吃农家乐,村民可自由摆摊或进行道路保洁等生活服务项目。

作者:马磊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