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关键是讲好人的故事
★
● 做好三农新闻工作,要心里时刻想着农民,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切实践行以农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不辜负农民期待、不让农民失望,如此才能对得起“农民日报”四个字。
一山一水总关情
讲好故事聚人心
★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余瑶
● 作为三农记者,倾听基层声音、关注基层现象、反映基层声音,就是要多到田间地头、高山远谷深入调查研究,写有温度的新闻,讲有灵魂的故事。
跟着总书记学“三农”怎么看、怎么干
★
● 对于党的“三农”干部而言,我们要不断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正视问题的客观性、解决问题的自觉性,瞄准“三农”现实问题开药方、聚焦改革要害部位找路径,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强农兴农贡献科教力量
★
● 在《论“三农”工作》中,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体现新一代“三农人”的使命担当:一是乡村振兴,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农业强国。
● 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知行合一”,光知道还不行,我们得行。新闻报道也是这样,政策知识知道得再多,不到田间地头去深入采访,永远写不出生动、鲜活、有思想的作品。
一张粮票引发的
粮食供求关系思考
★
“这麦子地毯,
比什么装修都好看!”
★
● 身上能沾些泥土,脚下才有向下向深扎根的基础,才能和农民打成一片,才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真的有价值。
夏粮抢收中领悟 “国之大者”
★
● 抢收不仅有热火朝天的轰鸣,也有充满疲惫的寂静。这个产粮小镇平凡的夏收之夜,也许对一个对农民、一个农机手来说再寻常不过,但没有他们日日夜夜如此紧抓紧盯紧干,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将无从谈起。
● 抢收,抢的是什么?是千千万万家庭的生计,也是所有中国人手中沉甸甸的饭碗,更是上下齐心颗粒归仓的决心与信念。
● 《论“三农”工作》的最后一篇文章就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这次采访,也让我终于深刻领会,这个“国之大者”是如何从一个个个体的手中建立起的。
★
● 如果人间有桃花源,那一定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模样。新时代的农村不仅是5亿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更多市民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学好用好思想武器
练好评论写作本领
★
国之大者中的农民角色
★
● 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收入。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这也说明了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富裕问题。
● 正是因为农民的精神力量,让我深深地相信,千古以来在这片土地上日夜劳作、踏实肯干的农民是一定会富裕起来的,而农民也将成为最好的职业。
● 农民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好好过日子。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紧跟时代脚步,深耕三农发展,参与乡村建设,把乡村的好日子过成自己的好日子。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坚持学思践悟,用实践指导工作
★
● 做好报纸编辑工作既要宏观把握又要细致入微。一是要有坚定的政治导向,二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三是要有负责的职业态度。
——深刻把握三农发展两难三难多难问题
★
● 增强斗争本领,在应变局开新局中报道好两难三难多难问题。
图片:戴军
监制:梁冰清 编辑:杜娟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