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吉林省引嫩入白扩建一期工程暨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试点项目开工。工程总投资23.77亿元,工期为24个月,计划2025年完工并发挥效益。
引嫩入白扩建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明确的重点水利工程,是吉林省“两纵四横”“大水网”的“第一横”,是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重要工程,工程估算投资126亿元。工程是在原引嫩入白供水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扩建引嫩入白输水总干渠、新建泵站和渠道,进一步满足农业供水、生态补水和城乡用水需求,年均引水5.37亿立方米。可优化配置嫩江水资源,积极构建嫩江、洮儿河区域循环水系,努力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发展的水瓶颈,提升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
引嫩入白扩建一期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公布后吉林省开工建设的第二个水网骨干工程,是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展为耕地”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首个开工项目。2022年9月9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部等七部委批复引嫩入白扩建一期工程为拟开发盐碱地提供稳定水源。工程实施后可灌溉水田面积15.05万亩,预计可增产粮食约2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步提升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