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大荒集团曙光农场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黑土粮仓)核心示范区第二管理区第四作业组10-2号地的玉米长势格外喜人,这是黑土地保护坡耕地“等高宽埂”种植带来的成果。
曙光农场有大量坡耕地及侵蚀沟,不仅导致坡耕地黑土层变薄,土壤保水保肥性差,还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为破解这一因素,2021年开始,农场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三江示范区项目组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去年,通过“坡耕地等高种植技术”及对所在小流域开展的综合治理技术的融合模式,减少水土流失量30%,等高种植玉米地块折成标准水14%后,每亩产量平均为754公斤,较以往亩增产145公斤,亩效益增加300元左右。
今年,这个农场在坡耕地“等高种植”技术的基础上,探索玉米坡耕地“等高宽埂”技术,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在第二管理区第四作业组打造小流域智慧农业与黑土地保护融合样板田,研发适于平原坡地的等高环播技术模式,包括高精度地形测量技术、垄向坡度、改变坡耕地水肥运移规律,减缓水分运移速度,平衡不同坡位水肥状况,减少化肥施入量。
据了解,通过技术的再“升级”,预期可达到玉米产量提高5%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提升土壤养分利用率,减少肥料投入15%,将原来种植户口中“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
作者:张奥宇 殷志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